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改革与建设路径探讨

2021-09-05 05:41吴迪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吴迪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群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应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教育目标,运用多重资源来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选择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作为研究的对象,立足于时代改革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推动专业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业群;改革与建设;对策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27-03

高职院校是国家专业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通过对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群发展现状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艺术专业教育发展当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学生的专业技术掌控能力相对突出,但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岗位需求之间联系不紧密,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要求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要高度重视自身的改革和建设,通过了解时代发展动向,创新课程体系,更好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社会发展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艺术设计专业群的发展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成为人们所追捧的重要领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投身到艺术产业当中[1],各大院校也都开设了艺术系。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并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无法为社会发展培育优秀的设计师,明显是偏离了自身发展的方向[2]。高职设计专业早期的课程设置更加偏向理论,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逢毕业季,学生的焦虑感直线上升,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难以将理论知识和岗位需求进行紧密联系,甚至出现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这也对学生的未来成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教学期间如何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培养核心专业群就显得尤为重要[3]。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改革与建设工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职场当中的竞争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职业教育系统化建设现状

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专业群建设也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对象,随着实践发展的不断变化,“理论基础+职业模块”的教学手段同样也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艺术设计系是相互联系的,并非是单独作用的,尽管每一个单元都有着自己的作用,但是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够发挥出独一无二的效果,因此,专业群课程建设会进一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也是一线教育者和专家学者所关注的重点。

三、艺术设计专业群开发原则

艺术设计专业群开发的目的是服务学生,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紧紧围绕着工作岗位需求,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专业知识等多方因素进一步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当中,需将考核方式和教学目标有效结合,秉持岗位需求和内容设置的一致性原则,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参与的艺术设计专业群的开发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人才队伍培养过程当中,需要与行业发展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企业和学校共同研发和共同培养,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满足产业发展和高级创新之间的相互促進。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为了服务于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尽管不同的企业对毕业生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艺术设计的工作同样也有共同点。为了更好地满足艺术专业的就业发展需求,学校在专业设计时,需要对教学资源、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将专业群合理分组,通过专业组合来更好地实现专业构建的目的。艺术系之间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同样也可进行统一,从而更好地让不同的专业课程系统得到有效融合,不断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框架设计与搭建

(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学生培养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相互结合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知识技能素养高度融合,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输出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符合岗位发展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职院校可进一步加强与设计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组织学生前往设计企业实习,了解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也可让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商讨,针对专业群的划分以及人才培养进行优化设置。各项工作推进时,也需要做好岗位的总结工作,从而更好地对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分解,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做到与时俱进,为企业发展培育专业化的优秀人才。

(二)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围绕职业模块进行专业群设计

各个专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这也决定了技术资源之间是可以相互共享的,也是发挥学校专业优势的重要举措。艺术专业群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不同的专业群进行细化,将岗位需求和课程内容设置相互融合,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例如色彩搭配等,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是能够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共享,对于发挥资源效率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还需要注重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提高专业的针对性,此外,还需要注重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以更好地提高专业的针对性,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职业模块专业设计[4]。

(三)丰富教育资源,促进课程项目模块化开发

模块化的目的是将岗位需求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紧紧跟随时代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能够快速就业的人才,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丰富各种教育资源,构建适合专业发展的网络资源库,通过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项目发展过程中,达到认知积累的目的。

五、艺术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策略

(一)统筹各项教育资源,凸显专业群重点课程建设

专业群课程设计体系当中涵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需要进一步强化不同专业群之间的相互连接,促进层次的合理性,帮助学生夯实理论知识基础。对于专业课程来说,必须实时关注时代发展动向,了解就业发展情况以及岗位需求状况,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将课程内容和岗位需求进行有效融合,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通过新模式新内容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快速地融入岗位需求。

例如,服装设计专业除了学习基础课程之外,还需要学习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等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是和其他专业之间拉开差距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实现快速到岗,满足岗位需求。

(二)优化师资队伍,强化贯通式的项目教学

专业群当中涵盖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所以在专业群的设置之初,首先需要淡化专业化问题,通过师资队伍的重新配置,组建多门课程的教学队伍[5]。课程设计知识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匹配,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充分掌握企业岗位需求,可以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通过实习使学生更充分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平面广告和多媒体专业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所以两者之间的界限是可以被模糊的,企业在对其进行培养时,可进一步强化贯穿式的项目教学,从实践的角度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強化校企合作,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贴近企业和行业标准,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一方面可以将企业专家引入到课程设计当中,了解岗位以及行业的发展动向,另外一方面则是建立岗位工作任务[5],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进一步促进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需求和岗位发展现状来更好地革新教学模式,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考核方式,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促进职业模块教学模式的发展,同时需要高度重视专业特色差异化的问题,凸显专业的特点,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水平。在人才培养中引入贯通式的教学方法,结合企业项目需求,通过实习以及项目参与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岗位和专业之间的有效对接,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测试,通过学位证书、专业水平测试证书,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俊. 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 明日风尚,2019:41.

[2] 徐茜茜.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214.

[3] 柴智.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建设与改革[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07):17-20.

[4] 单俊芳. 有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改革与建设[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08):17-20.

[5] 王春霞.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思路[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1):62-64.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