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谈音乐
——读《古尔德读本》

2021-09-06 06:46马小童
名家名作 2021年8期
关键词:哥德堡变奏曲读本

马小童

作者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关于古尔德的传闻和争议很多,人们津津乐道于他孤僻的个性和怪诞的生活方式,这本《古尔德读本》的出现另辟了一条解读他的蹊径。对于一个才华横溢又神秘莫测的人来说,这本书似乎在某种维度上对照了他的演奏,只有将古尔德的文字和音乐结合起来认识他,似乎才能窥见一二。

《古尔德读本》由古尔德的好友,美国著名音乐评论人提姆·佩吉编著,首次较为全面地将古尔德的文字展现在大众面前。古尔德一生所写的文字不计其数,所涉话题各式各样,他曾多次与提姆聊起将自己的文章结成文集出版之事,却总是不了了之。在读完整整两大箱的古尔德手稿后,提姆决定保留未发表文章的原貌,同时试图在文集中避免出现重复叙述的主题对象,最终收录了古尔德的69篇文章,包括书评、访谈录、演讲稿和一些为杂志撰写的文章。也许正是朋友间的了解及默契,让提姆在编著此书时更加贴近古尔德的意愿:全书共“音乐、表演、媒体、杂集”四部分,同时还别出心裁地在各部分间安插了“序曲、间奏曲、终曲”的设计,几乎就是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序曲是1964年古尔德在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这也是他退出舞台的一年,他义正词严地告诫年轻人“过分依照他人建议而活的人生将是毫无价值的”。终曲则是收录了古尔德和提姆的对话,他畅谈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品位,此时古尔德已经离开音乐会舞台17年了。这种近乎完美的首尾呼应结构,使该书也染上了音乐的色彩。

众所周知,古尔德偏爱巴赫的作品,他发行的首张专辑就是《哥德堡变奏曲》(BWV988)。这首作品是巴赫应他的艺术赞助人凯泽林伯爵“既要有安慰性质,又要有愉悦气氛”的要求进行创作的,由一首咏叹调(主题)和三十个变奏组成,于1741年首次出版。《哥德堡变奏曲》的整体艺术构思极为精致,全部变奏构筑在一个讲究对称、富于逻辑的整体框架之中。古尔德不仅通过自己的演奏使这部作品广为传播,同时也为这首变奏曲撰写了文章,阐述了他对这首作品的结构认知和内涵理解。古尔德坦言,蜻蜓点水式的泛泛欣赏并不可取,想要真正听懂这首庞大深刻的作品,最便捷也是最本质的方法就是要贴近“生发的根本”。通过对萨拉班德咏叹调主题及逐个变奏的技术解剖,他认为《哥德堡变奏曲》的灵魂核心即是变奏对初始主题的对抗,正是这种部分与整体间恰到好处的分庭抗礼,让邂逅到这部作品的人开始琢磨这种独特关联的真实本性。这般对音乐高度理性的理解方式,给予他的演奏以罕有的说服力。世人都知晓古尔德弹巴赫曲子的风格与习惯——总是用快速弹奏慢曲子,用慢速弹奏快曲子,他键盘中的巴赫带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勇气与朝气,像是枝繁叶茂的葳蕤一般自由生长。古尔德去世那年发行的最后一张唱片亦是《哥德堡变奏曲》,同样一部伟作代表了他职业生涯的起点和终点,令人不禁唏嘘。

谱例 《哥德堡变奏曲》主题

纵观古尔德演奏的作品,在惊叹范围之广的同时不难发现这些作品的共性:对位。与此同时,古尔德自身也对复调音乐、复调技法有着深刻的透视和理解。1964年他发表了音乐作品《你是想写首赋格啰?》,时长达7分钟,由茱莉亚弦乐四重奏与四位声乐歌唱家录制完成,指挥是弗拉基米尔·格尔斯曼(Vladimir Golschmann)。全曲暗含快乐、满足、危险、扰攘,甚至还有那么点讨人厌的对位藏头诗——既像是难啃的骨头,又具有令人着迷的精髓,各声部间进行巴洛克风格的碎片化对话。很多人认为这首作品虽然是以巴赫赋格曲为模板创作的,但歌词间则透露出对“赋格”这一含有既定规则的作曲技法的戏谑模仿与讽刺。读本中收录了同名文章,里面除了有古尔德对这部作品的介绍说明,更重要的是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对“赋格”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早期调性技法的古老线性经验使得赋格可以持续生存到后调性时代,虽然在新颖的尝试中赋格呈现出逻辑关系上的自相矛盾,但在听觉和心理上,赋格结构确保了它的持久性,这一切都恰好内嵌于现代人的意识形态中。赋格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是实现音列的不断运动,但由于调性体系已经成为不定向和声理想的牺牲品,人们很难看清未来赋格的排列究竟怎样。但是古尔德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对这种体裁的肯定和认可,对“赋格”所牵引出的种种问题的好奇和探索,“赋格伟大的魅力在于:形式上的神秘数字在音乐行进中逐个地被解开谜团”。在听觉和心理上,包含主题与映射、陈述与回答的赋格结构确保了其自身持久性,这一切结构元素恰好都内嵌于现代人的意识形态中。对调性的关注有利于音乐均衡,即使调性已经走向衰弱,但它依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组织方式。但在很大程度上,赋格建构向任何以和声为核心的作曲家提出了挑战,即使在《你是想写首赋格啰?》这样篇幅短小的作品中,依然有数量惊人的传统手法传递着对和声的拥护。

另外,古尔德对勋伯格及其弟子,包括欣德米特等人也是着墨颇多。“在我面前摆着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灰色地带,或者说是盲区,它的一边是《赋格的艺术》,另一边是《特里斯坦》,两者的中间充其量是让人舒心、愉悦大众的东西,根本谈不上爱。”我们可以从古尔德在演奏和写作上所选择的作品来发掘他的音乐趣味和时代错位感,似有意或无意间避开了19世纪钢琴鼎盛时代的作品,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音乐历史长河中位于“两端”的作品。在音乐审美观这方面,他的文字与音乐是高度一致的。

而这种一致性不仅如此。1964年,古尔德卸下音乐会演奏家的身份,转而投身于唱片录制的事业中。这是他艺术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提及他的音乐成就时绝对无法忽略他与录音棚的故事。古尔德早有远见地认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唱片欣赏到音乐,创造性地将科技力量带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使唱片不再是记录现场音乐的附庸,转身成为音乐的新载体。在读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古尔德自己撰写的唱片内页说明,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作为说明,文章的容量过于冗长,但这种带有浓烈主观色彩的唱片说明皆是货真价实的真知灼见,包括对作品细致的分析,对作曲家、创作背景、时代风格等的多元介绍。与此同时,古尔德还试图去打造一个艺术家与听众平等对话的舞台,并且对录音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读本的间奏曲《格伦·古尔德就“格伦·古尔德”采访格伦·古尔德》一文中就曾表示,选择了录音技术就相当于选择了未来。在《采访鲁宾斯坦》中,两位音乐家也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鲁宾斯坦认为演奏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互感而形成的磁场是在录音棚里无法做到的,而在古尔德看来,技术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冒险,它的存在有助于加速人类之间的接触,并带来长久的影响。此外,他还对自己所谓的“对位广播”概念和广播纪录片非常痴迷,在《广播即音乐》一文中,通过追溯《北方的概念》《新来的人》的灵感来源、制作过程,呈现了一场丰沛立体的语言赋格的狂欢。尽管古尔德对于音乐会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过于偏激,但他对技术的实践和探索显示出对未来聆听、欣赏和制作传媒的超前性。

古尔德曾说:“如果不当音乐家,我想当个作家。”对于一个充满争议的艺术家而言,任何判断都只是侧面的了解,这本书可以说是他的另一个缩影。古尔德的笔触从早期的傲慢到个人风格的逐渐形成、突出,再到晚期为《钢琴季刊》所写的题材各异的文章,我们似乎对他的文风无规则可寻,但简洁有趣的文字演绎让人相信古尔德的写作水平和演奏功力是难分伯仲的。游历于他的文字中,不难发现他的写作、演奏及人生观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艺术的目的并不是一瞬间的荷尔蒙释放,而是逐渐的、持续一生的惊奇与宁静,一场真正的终生建设。”2015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了一套古尔德全集,推荐大家可以唱片与读本同步进行,聆听古尔德音乐和文字的共同发声。

猜你喜欢
哥德堡变奏曲读本
蒸汽朋克的唯美变奏曲
雏燕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上兴趣班的心情变奏曲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跑过哥德堡半程马拉松 更懂Volvo说的北欧幸福观
Little Bean
Way Out West音乐节10周年狂欢
春日条纹变奏曲
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