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9-08 13:56张瑜瑜刘佳妮陈泽斌华金珠王海燕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理课程体系评价

张瑜瑜,刘佳妮,陈泽斌,华金珠,刘 贺,王海燕

(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214)

0 引言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有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内涵广泛,集水果、蔬菜和花卉为一体,将园艺产品再生产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是以研究园艺产品的采后生理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探讨如何延缓园艺产品衰老、减少损耗、延长货架期、增加收入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园艺产品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延缓园艺产品的衰老进程、提高流通质量的技术措施[1]。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多、应用性强,因此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该课程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运用能力。针对“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对该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经验和尝试。

1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1 构建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

根据“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适合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云南昆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集果蔬和花卉为一体,是以研究园艺产品的采后生理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如何延缓园艺产品衰老、减少损耗、延长货架期、增加收入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既解决了该课程没有符合昆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地区教材,还构建了极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为加快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城市服务。

课程体系构建由基础理论、采后生理和采后技术3 个部分组成。

见图1。

图1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课程教学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课程教学改革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教与学2 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来构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此外,教学过程还分模块进行,让学生在参加任务模块的同时获得认知,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实现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提升。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把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探究等活动凸显出来,实现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发展过程。

1.2 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思路与实际联系密切

根据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在原有内容基础上,结合当前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实践内容进行精选和完善,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既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增设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综合型实验。同时,还适当增加目前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演示实验教学的比例。

课程设计思路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分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2]。

1.3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仅以PPT 开展传统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疲乏。因此,结合雨课堂,运用其动手操作的灵活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穿插抢答、讨论等环节。此外,还插入相关实验短视频,采取边播放边讲解,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接触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技术。同时,还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雨课堂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1.4 构建多维度复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构建多维度复核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即通过课堂内外活动记录、线上自主学习记录、平时测验、课堂表现及书面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建立共时信息反馈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形成性评估活动,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开展教学反思,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既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又保证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另外,通过多维度的评价,还有助于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2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教学改革创新点

(1)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合云南地区农业类高校使用的“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体系,为加快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城市服务。

(2)课程内容整体合理完善。既强化理论教学体系,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搭建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还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即结合理论教学在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此外,紧密结合昆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课程体系除涵盖常见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技术外,还涉及昆明本土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技术,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

(3)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章节构成知识体系,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还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兴趣提高和成就动机得到激发的同时,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能较好掌握。

(4)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雨课堂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指导教师及时开展教学反思,并有针对性地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调整。

(5)教学过程中重视园艺产品采后处理技术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引入实际案例,使教学更为直观。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生理课程体系评价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