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1-09-08 16:22曹克明李昌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功能循证护理

曹克明 李昌玲

摘  要: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收治的104例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23%和76.9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将循证护理运用在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护理满意度增强,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循证护理;心力衰竭;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般指由于冠状动脉血供中断或减少,使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而诱发的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压榨感,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加重[1-2]。当前在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治疗期间容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病情出现波动,再加上患者对疾病了解较少,会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使机体应激反应增加,降低治疗效果。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3-4]。因此,本研究选取收治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循证护理的临床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收治的104例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53~80岁,平均(64.82±10.55)岁;心功能分级:I级21例,Ⅱ级11例,Ⅲ级11例,Ⅳ级9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心功能分级:I级19例,Ⅱ级12例,Ⅲ级12例,Ⅳ级9例,年龄51~79岁,平均(64.74±10.48)岁。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院至发病时间<48 h;②临床资料完善,且依从性较好;③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者;②严重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者;③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④临床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病情、病房护理以及饮食干预等。

观察组则行循证护理,具体如下:(1)评估病情。对患者病情的波动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且将患者需求、治疗方案以及病情等信息作为基本依据,全面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护理风险,再将循证护理方案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2)心理疏导。入院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给患者介绍病友、相关医护人员、医院环境以及病房环境等,使患者能够熟悉病房环境,消除陌生感,并且运用简单易懂的话语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病情,缓解不良情绪,并且给予患者鼓励和关心,使患者保持愉悦心情,积极配合治疗。(3)病房护理。若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要适当延长绝对卧床时间,并且重视患者的洗漱、排便、口腔护理以及擦身等基础护理,减少不必要活动,协助患者定时改变体位,翻身拍背,使四肢适当活动,避免出现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指导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行主动活动,若收缩压升高>2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心率>100次/min,应该停止活动。(4)生活指导。发病12 h内,根据患者病情,对饮食进行安排,以清淡、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为主,待稳定病情后,可给予半流质食物,并且将患者恢复情况作为依据,逐渐向正常食物过渡,避免暴饮暴食,摄取维生素和蛋白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同时,叮嘱患者饮用适量蜂蜜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并且可适当按摩患者腹部,预防便秘,若患者未排便时间>3 d,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开塞露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满意度:分别评价两组满意度,有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满意3个等级可选择,其中满意为服务态度好,且没有出现不良事件;基本满意为环境较好,服务态度一般;不满意为出现不良事件,且服务态度较差。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由情感指数、健康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三个指数组成,每项100分,生活质量越好,则得分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健康指数、情感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心力衰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紧张的救治场景和身体的剧烈疼痛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对患者的救治和预后产生直接影响。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给予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负面情绪减轻,缩短疾病控制和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循证护理作为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通常指的是组建循证护理小组,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临床表现等明确循证问题,并且开展文献检索,对有科学依据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对最佳护理实证进行筛选,从而对护理方案进行制定的一种模式。同时,循证护理的优点如下:①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和交流,能够增加家庭和社会支持,然后,对患者的疑问及时解答,可以消除患者心中的不安、恐慌,减轻机体的压力反应;②可以使患者正视病情,增强抗病信心,减少疾病诱发因素,预防复发;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合理开展日常生活,搭配科学的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从而促使其恢复各项功能。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时,通过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斌.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79-81.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2-255.

[3]常晓佳,李小芬,刘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270-272.

[4]程丽.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8):203-204.

[5]孙璐,段忠艳,邹莺.对接受PCI和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實施综合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4):236-237.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心功能循证护理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