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09-08 18:10李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综合护理干预颈椎病

李梅

摘  要: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1例。两组均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护理效果、血流动力学为观察指标,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小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针灸推拿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恢复脑部供血,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血流动力学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由颈椎椎间盘脱出、增厚或者慢性劳损引起,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疼痛、眩晕、耳鸣、视物旋转等症状。如果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管腔狭窄或者闭塞,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近些年来,随着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基于此,本文现以8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针灸推拿护理的实施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为30~62岁,平均为(42.36±3.58)岁;病程为6个月~10年,平均为(4.83±1.12)年。试验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30~61岁,平均为(42.58±3.66)岁;病程为7个月~10年,平均为(4.88±1.14)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颈椎病;无意识障碍;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过敏体质;皮肤破损;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性病变;未能配合完成研究。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针灸推拿治疗。针灸:取患者俯卧位,有效消毒皮肤,以此预防感染。取穴如下:以颈夹脊穴、大椎穴为主进行针灸,若患者恶心,取内关穴;若患者头晕,取风池穴;若患者四肢功能减退,取曲池穴。在针灸干预中,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推拿:取患者坐卧位,用拇指或者手掌掌根部对患者颈部进行推拿,范围可延伸至肩胛区,以患者承受程度决定推拿力道与时间。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对疾病知识的常规宣教,常规进行康复指导等。

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即(1)健康宣教:患者经常因为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出现负面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从而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为了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应对针灸推拿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向患者说明针灸推拿的优势。同时讲述护理成功的病例,以此增强患者信心,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获取患者信任,进一步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2)心理护理: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因为受到病痛的长期折磨,加之神经根压迫限制四肢活动,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从而易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积极和患者沟通,充分评估患者情绪变化,针对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给予恰当的疏导与劝解,以此改善患者负面情绪。(3)治疗后护理:在留针阶段,对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完成针灸后,嘱咐患者不可马上起身,观察3~5 min,未出现不良反应后才可起身。(4)康复指导:结束针灸推拿后,向患者讲解有关康复知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颈部肌肉锻炼,如前屈、后伸、抗重力等锻炼。以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决定锻炼强度,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二次损伤神经功能与肌肉功能。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如颈部肌肉训练、重力提升训练等,以此减轻患者病痛,加快病情康复。

1.4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各功能恢复正常,属于显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可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属于有效;患者症状未好转,属于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2)血流动力学: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试验组PI、RI小于对照组,PSV、TMFV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使得颈椎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累及人群广泛,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会因为椎关节硬化增生、枕后肌压迫致使颈椎疼痛、肌肉痉挛,甚至引起患者残疾,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以此确保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

从中医学理论角度分析,颈椎病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病因主要为气血失调、外邪侵袭、气血不畅,致使经络阻滞,引起颈椎病[3]。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活血化瘀、消痹通络、解痉止痛为原则。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中医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等,有助于舒经活络,加快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4]。针灸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增加机体类吗啡样物质分泌,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以此改变组织微循环,达到治疗效果。推拿护理,可以有效减轻颈部痉挛,达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促进气血流通,以此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5]。在颈椎病治疗中,针灸推拿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颈部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通,减轻患者症状,取得理想预后。本研究表明,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I、RI小于对照组,PSV、TMFV大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相关文献[6-7]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

在颈椎病康复过程中,经常因为用力过猛、动作不当、锻炼方式不当等情况,导致病情复发。所以,为了取得理想的预后,必须加强康复指导。除此之外,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睡姿,并注意保暖,勤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自我调养,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情复发率[8]。

综上所述,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治疗中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恢复脑部供血,值得临床推荐应用。当然,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数量比较少,研究时段选定比较短,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代表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护理的所有情况,所以,可适当增加研究病例数量,延长研究时段,提高研究结果准确性与全面性,为颈椎病患者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肖燕容,张义.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应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0):51.

[2]朱爱萍.针灸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11(24):71.

[3]何靜茹,段伟燕.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护理效果评估[J].新疆中医药,2019,37(6):69-71.

[4]柯启玲.针灸推拿结合理疗康复及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3):12-13.

[5]李桂玉,殷见弟,殷多玲.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6):779-780.

[6]王英霞.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16):68-69.

[7]廖洁爱,杨兴杜.颈椎病患者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8):95-97.

[8]孙洪超.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相结合对颈椎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8,11(14):79.

猜你喜欢
血流动力学综合护理干预颈椎病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经颅彩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椎管内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研究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