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术后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2021-09-08 18:10吴雯菊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痔疮

吴雯菊

摘  要:目的  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痔疮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痔疮患者,采用摸球实验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常规和综合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首次排尿时间等康复指标、满意度以及视觉模拟评分发(V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实验组住院、首次排便排尿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术后V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可有效减轻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综合护理;痔疮;满意度;住院时间;疼痛程度

飲食结构、排便习惯和工作性质等因素均与痔疮发病有很大的关系,在肛肠疾病中比较常见,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目前,手术是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术后很容易出现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疼痛以及水肿等不良反应,影响恢复进程和效果,降低生活质量[1]。研究显示,手术是治疗痔疮比较有效的方法,由于手术对机体的刺激,导致术后疼痛、排泄障碍等并发症。并发症会对患者消化、循环以及分泌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术后康复进程会延长[2]。医学模式不断进步和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变化,综合护理模式包含饮食、心理、疼痛等护理内容,以下研究其应用于痔疮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痔疮患者,采用摸球实验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69岁,平均(56.58±1.14)岁;病程1~10年,平均(5.01±0.58)年。实验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4~68岁,平均(56.69±1.02)岁;病程1~9年,平均(5.34±0.69)年。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符合痔疮诊断标准[3];②均接受痔疮切除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有手术禁忌证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痔疮切除术治疗,根据病情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严格规范手术流程,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指导和护理。包括病情监测、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

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1)术前,针对性处理患者尿路感染、尿道炎等情况,为手术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饮食指导。术前2 d开始,指导患者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术前1 d遵医嘱排空大小便,必要时进行灌肠处理,避免术后出现大便堵塞等不良情况。(3)术后疼痛护理。由于术中对机体的刺激,术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疼痛反应,容易导致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容易引起排尿困难。疼痛轻微者,可通过安慰、鼓励等心理疏导方法干预。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则合理应用止痛药。减轻焦虑和疼痛程度。(4)术后未正常排尿之前,指导患者不要过量饮水,以免尿液充盈膀胱而引起尿潴留。手术结束4 h 以后,可以适量饮水,通过吹口哨以及流水声等声音的刺激,促进排尿。如果患者尿道括约肌痉挛,则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干预,对肌肉紧张、痉挛状态进行缓解,以促进尿液顺利排出,首次排尿以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水量。(5)饮食护理。术后6 h以内,禁止饮食,6 h 后,以流质饮食为主,进食量为正常的一半即可,术后2 d,可摄入半流质饮食。食物要清淡、易消化,要增加水果、纤维素的摄入量,以保持大便通畅。(6)术后,仔细观察伤口处皮肤状况,如果有出血、红肿等表现,可以采用药浴以减轻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每次大便后,要仔细清洁肛周,保持皮肤干燥、清洁。(7)指导患者、日常可进行提肛运动,通过局部功能性锻炼改善肛门局部功能。就排便的重要性、排便后处理等基础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排便意识。

1.4  评价指标

(1)康复指标:住院时间、首次排便、首次排尿、切口愈合时间。(2)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分值0~10分,VAS评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轻,SDS评分越低,抑郁症状越轻。52~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重度抑郁。(3)患者满意度: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满分100分,80~100分非常满意,60~80分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住院、首次排尿排便、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V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V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V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討论

痔疮是静脉团生理组织,肛管下端皮肤静脉丛以及直肠末端黏膜曲张导致的,临床中根据痔疮的部位等主要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等基本类型。便血、便秘、肛门疼痛等是主要表现,饮酒以及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久坐久立、长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因素与痔疮的发病均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痔有严重脱出表现,合并肛裂、肛瘘等情况时,临床首选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85%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术后均会伴随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状[4]。因此对于痔疮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常规护理主要以病情为护理重点,很大程度会上忽略了患者个体主观感受,护理措施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护理措施的综合性和持续性不强,无法发挥优质的护理效果,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得不到提升。在医学模式的进步和发展趋势之下,患者和家属更注重护理模式的质量和效果。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如果痔疮术后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护理措施,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综合护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全面性,具有“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注重患者的感受[5]。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住院、首次排尿排便、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证明术前肠道准备、术后排泄和饮食等护理措施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实验组V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心理指导、疼痛护理效果显著。同时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可有效减轻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李倩,宴曼,宁余音.护理干预对预防痔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观察的Meta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5):1-4.

[2]王春梅,曹芳敏,徐敏等.循证疼痛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8):104-107.

[3]侯丽丹,鲍淑红,王喆.中药熏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7):992-996.

[4]陈芳,黄英.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消化道出血合并痔疮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2):228-230.

[5]达叶春,吴定奇,张舞红.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患者的影响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0):129-132.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痔疮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痔疮会产生癌变吗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