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1-09-08 18:19张杰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

张杰

摘  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时下肢平均流速、血流峰速以及DVT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后,研究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組DVT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血流状态,预防DVT形成。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脊柱骨折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脊柱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所有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发生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颈椎、腰椎与胸椎[1]。脊柱骨折主要由间接外力所致,例如冲击性作用力由上传递到胸腰段、高处跌落时足部或臀部着地等,通常伴有脊髓神经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2]。目前,手术是脊柱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脊柱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加之剧烈的疼痛感,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不仅干扰了术后康复进程,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3]。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脊柱骨折手术后DVT形成已成为临床学者亟须解决的问题。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一种新型的促康复手段,其以患者的康复需求为中心,为其提供一系列利于术后恢复的干预措施,以便保障手术的预后质量。本研究对45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应用了综合康复护理措施预防DVT形成,效果十分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1~73岁,平均(45.6±4.8)岁;颈椎骨折10例,胸椎骨折12例,腰椎骨折23例。研究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1~73岁,平均(45.3±4.2)岁;颈椎骨折11例,胸椎骨折12例,腰椎骨折22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内容已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对研究方案给予审批。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影像检查证实为脊柱骨折。

排除条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存在精神疾病;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时谨慎进针,避免用力按压;指导患者加强饮食营养,多摄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转归与生命体征等情况。

研究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术前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多数脊柱骨折患者术后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此期间易出现紧张、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尽早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之后护理人员通过耐心的解释与安抚纠正不良情绪,使其正视疾病,并能够积极地配合相关医疗操作。②康复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原因、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等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方式向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并明确术后良好的康复运动对于预防DVT的重要性,继而坚定术后康复训练的信心。此外,术前常规使用双下肢按摩与足底静脉脉充泵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术后DVT形成。(2)术后康复护理。①术后当日。指导患者取平卧体位,将双下肢适当抬高,以便促进静脉回流。按摩患者双下肢,每2小时1次,30 min/次。通过足底静脉脉冲泵改善双下肢血循环,夜间穿着有压力阶梯的弹力袜。麻醉复苏后给予双下肢股四头肌训练,每2小时1组,10~20次/组。②术后第1天。在前1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坚持四头肌收缩训练,20~30次/组,3~4组/d。指导患者双下肢直腿抬高运动,初始活动幅度为10 °~20 °,10~20次/组,3~4组/d,之后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③术后第2天。在前1天的基础上将直腿抬高幅度增加至30 °~50 °,20~30下/次,并坚持下肢股四头肌收缩运动,以无疲劳感为宜。④术后第3~7天。直腿抬高幅度增加至70 °,50下/次。在抬腿时,悬空进行屈伸下肢运动,预防DVT形成。以上训练均持续至患者可以下地活动。(3)疼痛干预: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镇痛药,以便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以免影响凝血功能。(4)药物护理:脊柱手术创伤越大,使用抗凝药物导致术后出血风险越高。所以术后24 h应全面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指标与创口引流指标,若有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同时,注射抗凝药物后密切观察局部与全身各系统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且治疗后严禁局部热敷,以免扩张血管而诱发出血。

1.4  观察指标

(1)通过多普勒超声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7 d时下肢平均流速与血流峰速。(3)对比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即管腔内回声增强,加压时不能压闭,未见血流信号。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术后7 d时下肢平均流速与血流峰速对比

手术前,两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7 d时DVT的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7 d时出现DVT 1例,对照组出现8例,研究组DVT的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P =0.01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交通行业与建筑行业的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攀升[4]。目前,脊柱骨折后主要采取手术方案治疗,然而术后长时间的卧床,进一步增加了DVT的发生概率,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DVT形成是骨科术后最为多发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发现,大型的骨科手术后DVT形成的概率高达40%~60%[5]。脊柱骨折术后发生DVT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血液保持在高凝状态、长期卧床导致血液速度缓慢、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长期取半卧体位,抑制了下肢血液流动[6]。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脊柱手术后DVT形成,保障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十分必要。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对常规护理的进一步完善,旨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其痛苦与经济负担。其中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利于患者消除顾虑,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以正确的态度正视疾病,主动配合相应的医疗操作[7]。康復宣教能够帮助患者了解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并掌握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对康复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坚定康复信心[8]。术后康复护理则将康复活动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其根据患者在术后不同阶段的机体功能特点,循序渐进的实施各项主、被动训练,以便提高肌力与活动能力,预防下肢肌肉萎缩与DVT形成。有研究发现,术后疼痛能够增加患者的应激水平,降低免疫功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继而升高肌张力而诱发血栓[9]。疼痛护理通过转移注意力、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等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减少对凝血功能的影响[10-11]。药物护理能够保障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DVT的预防工作做好基础保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研究组下肢血流峰速与平均流速较对照组更高,DVT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可见,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的血流状态,预防DVT形成,确保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婷婷.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4):643-644,647.

[2]辛睿,安妮.整合式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70-172.

[3]张轶姝.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肢体疼痛及DVT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174-176.

[4]杨方,董三芹.连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3):355-356.

[5]杨扬,王亚甜.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8):189.

[6]陈晓琴.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系统医学,2020,5(10):166-168.

[7]张晶,刘秀清,张超.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3):580-583.

[8]梁少娟.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运用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5):180-181.

[9]张莹,秦冬菊,张慧芳.加速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的患者负面情绪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0,34(7):517-519.

[10]罗万红,罗燕,邓旭.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35):30-31.

[11]韩利朵,杜苗.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疼痛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51-152.

猜你喜欢
综合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