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研究

2021-09-08 18:19张婷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心理压力护士

张婷

摘  要:目的  探讨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并研究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金乡县人民医院的50名感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以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的心理压力状态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  30~40岁感染科护士的相关工作压力最大,其在资源压力及工作环境、护理专业知识压力、人际关系及管理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和患者护理压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22~30岁组以及40岁以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科护士随着其职称的升高,其压力也相应增大,主管护师与护士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与资源压力及工作环境、护理专业知识压力、人际关系及管理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压力等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的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压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干预对策,以此更好降低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以保证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干预对策

感染科是对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感染科护士服务的对象和场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作风险较大,危险性较高,这样则较易导致护士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精神压力,引发心理失衡的情况,降低护士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护理的质量[1-2]。因此,加强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并实施采取有效干预对策来调节护士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实施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对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以及干预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金乡县人民医院的50名感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55岁,均值(39.62±6.54)岁,其中22~30岁者15例,30~40岁者28例,40岁以上者7例;护士19例,护师22例,主管护师9例;中专学历者13例,大专学历者31例,本科学历者6例。

1.2  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的心理压力状态等进行评估。(1)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包括资源压力及工作环境、护理专业知识压力、人际关系及管理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和患者护理压力等考察因子。以多级评分法进行评分,0~3分,分数越高,即代表此种因素所致压力可能越大。(2)症状自评量表,对心理健康水平评价,包括恐惧、敌对、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躯体化等评价因子,0~100分,分数越高,即代表心理健康程度越低。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年龄、不同职称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情况作观察,并分析护士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工作压力源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实施Spearman 回归相关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作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分析

30~40岁感染科护士的相关工作压力最大,其在资源压力及工作环境、护理专业知识压力、人际关系及管理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压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22~30岁组以及40岁以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感染科护士的资源压力及工作环境、护理专业知识压力、人际关系及管理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压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22~3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职称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分析

感染科护士随着其职称的升高,其压力也相应增大,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工作压力源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感染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均值为(56.41±10.22)分,感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与资源压力及工作环境、护理专业知识压力、人际关系及管理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压力等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感染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护理对象存在感染性,且病情变化较快,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病情,并反应迅速,且需要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得护士身心疲劳,易出现心理压力[3]。同时,感染科职业暴露较高,护士长时间处于职业暴露的状态下,会对其健康造成危害,长时间高强度压力以及過度紧张状态,会使得护士出现疲惫感,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4]。感染科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若护患沟通不良,则易出现护患纠纷的情况,加大护士的压力。护士这一职业常得不到肯定,福利待遇差,在职教育、继续深造等的机会少,晋升难度大,也会导致护士出现心理压力[5]。

对于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开展人性化护理,充分重视感染科环境,确保人力配备充足,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以此缓解其疲劳状态,改善工作环境,确保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6]。强化培训,知识更新,不断更新和深化相关的护理知识。科室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安排护士对新疾病、新知识、新仪器学习[7]。强化职业防护,护士应明确职业暴露的危害,掌握防护安全措施,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实施操作,正确处理医疗器械,强化自身职业防护。增强法律知识,对专业防护条例制定,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应对策,以此对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控制。强化护患沟通,与患者之间建立优质的护患关系,以此更好实施护理服务[8]。

综上所述,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较大,且心理压力影响的相关因素较多,应强化心理压力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的分析,更好改善护士的心理状态,以此提高感染科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丽红,徐勤容,张丽萍,等.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4):282-285.

[2]喻飞雪,李珍,胡敏华,等.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47-150,154.

[3]周敏,方映娜,陈瑞烈,等.感染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2):71-73.

[4]张海燕,吴桂香,陈菊娣.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J].贵州医药,2017,41(2):224.

[5]杨慧芳.强化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19(10):205.

[6]胡永霞,师培琼.强化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9,19(18):287.

[7]孟雅.对感染科护理人员进行基于职业防护知信行理论的PDCA循环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9):156-157.

[8]王希梅.强化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4):66-67.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心理压力护士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寻找护士哥哥
通过图片看内心
发热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