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景度评价法的昆明市黑龙潭公园秋季景观综合评价研究

2021-09-09 06:34杨建敏
园林 2021年9期
关键词:评价者美景公园

杨建敏 魏 雯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评价对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昆明黑龙潭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20个典型样地进行研究,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公园秋季景观进行评价,采用语义分析法(SD法)研究评价因子,利用SPSS statistics 22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黑龙潭公园秋季景观美景度范围为-0.99~0.69,整体秋季景观一般;将10个评价因子与美景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秋季景观评价模型,最终确定落叶植物占比、植物季相性、空间舒适性是影响秋季景观最主要的三个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城市公园秋季景观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美景度;景观评价;黑龙潭公园;昆明

在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公园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公园绿地为人们提供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其景观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游憩体验[2]。秋季景观色彩丰富,季相性明显,极具景观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影响公园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对于公园秋季景观评价的研究较少,研究多集中于秋季景观色彩量化和植物研究[3-5]。因此,构建模型对城市公园秋季景观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6]。在国际公认的几种评价方法中,由Daniel等提出的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法),因其开展方便、结果精确,现已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方法之一[7]。SD法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harles E.Osgood提出的一种心理测试方法,全称为语义分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是心理物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其用语言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得到景观各影响因素的具体评分,获得被调查对象的感受构造定量化数据。该方法由于适用性较强,被广泛使用[8]。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可得到精确的SBE值及评价定量化数据,由此可对城市公园秋季景观作综合全面的评价研究。

昆明素有“春城”之美誉,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典型的南方城市之一,其秋季景观明显区别于北方其他城市。黑龙潭公园是昆明一个古老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异景奇观,吸引众多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因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景观评价方法,开展昆明市黑龙潭公园秋季景观综合评价研究,分析影响秋季景观的主要因子,通过构建景观评价模型丰富南方城市公园秋季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以期为今后秋季景观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昆明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黑龙潭公园(图1)位于昆明北郊的龙泉山五老峰下,距离市区约17 km,占地面积91.4 hm2,园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民间传说有黑龙王潜藏于此,故称黑龙潭,亦称龙泉山麓。黑龙潭公园主要的景点有龙泉下观、上观、梅园、水景园、桂花园、精品园、杜鹃谷、红枫林和烈士墓等。

1.黑龙潭公园区位

1.2 样地选择和信息采集

依据英美学派的选样方式,本研究按照典型选样的原则在公园内不同区域进行任意地、不规则地选样[9]。由于黑龙潭公园东侧区域还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因此样地选择排除东侧园区,最终选取样地20个,并为其编号(图2)。取样时间选择秋季景观较明显的10月份,具体时间为2020年10月4日,取样当天天气晴朗,照片于下午15:00~18:00进行拍摄,拍摄时维持在1.5 m的水平视线高度,采用相同的相机模式、横向构图,并保证样地全貌清晰而全面地展现在照片中,避免其他无关要素干扰[10],最终从拍摄的104张照片中选出20张能够代表各样地景观的照片,以供后续评价使用。

2.样点分布及编号

1.3 SBE美景度评价

将20个样地的景观照片利用问卷星制作成美景度评价问卷并在网络平台发放。所有评价者依据对景观的喜爱程度分别对20张样地照片进行评价,评价分为7个等级,分别为:极不喜欢、很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很喜欢、极喜欢,对应的分值为-3、-2、-1、0、1、2、3分。最终参与评价的有120人,获得有效问卷109份,问卷有效率90.83%。为避免数据的误差,需对评价者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求得最终标准化SBE值[11],公式如(1)(2)所示。

其中:式(1)中Zij是第j个评价者对第i张照片的标准化值;Rij是第j个评价者对第i张照片的评分值;Rj是第j个评价者对所有景观照片评分值的均值;Sj是第j个评价者对所有景观照片评分值的标准差。式(2)中,Zi是第i张照片的景观标准化得分值;Nj是评价者总人数。

1.4 SD法景观因子评价

在参考前人研究[12-14]的基础上,结合本次研究的特点共选出10个评价因子,并拓展出相应的形容词对(表1)。将每对形容词分为5个等级,分值分别为-2、-1、0、1、2,分值越大越接近右侧形容词,反之则越接近左侧形容词。考虑到研究评价因子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故本次评价选取的对象为103名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研究以问卷星平台制作问卷,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在详细介绍评价因子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由103名评价者分别对20张照片的各项评价因子进行打分,最后计算出每个样地各因子的评分平均值。共发放问卷103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问卷有效率为92.23%。

表1 SD法评价因子描述及相应形容词

1.5 建立景观质量评价模型

利用SPSS statistics 22,将SBE标准化值与植物种类多样性、植物色彩丰富度、植物层次丰富度、落叶植物占比、植物季相性、景观特色鲜明度、景观和谐度、空间舒适性、景观吸引力、景观活力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相关性大小,剔除相关性不显著的评价因子,之后以SBE标准化值为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的评价因子为自变量X,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构建秋季景观评价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SBE值与SD法评价因子分析

在109份SBE评价的有效问卷中,评价者男女比例差异不大,园林专业相关人员占比58.72%,其他专业占41.28%。另外,年龄在18~25岁的评价者多达87.16%。根据109名评价者对美景度的评分结果计算得到标准化SBE值;95名评价者对SD法评价因子的评分结果计算得到20张照片中各个评价因子评分值的平均值,结果如表2。

表2 SD法评价因子平均值与SBE值

评分结果表明,20个样地秋季景观美景度值的范围为-0.99~0.69,其中SBE值≥0和SBE值<0的样地均有10个,SBE值≥1的样地数为0,说明昆明黑龙潭公园秋季景观美景度不高。从评价因子总平均值的结果来看,公园整体植物种类多样、层次丰富,但缺乏色彩多样性、植物季相性。在SBE值≥0,且综合排名靠前的样地景观中,植物群落多为乔灌草结构,色彩较为丰富,多集中在2~4种,且落叶植物数量较多,达35%以上,空间舒适性高,展现出较明显的季相性(图3),而SBE值<0,且综合排名落后的样地景观则多呈现出植物色彩单调(多为深绿色),景观萧条乏味,缺少落叶植物,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图4)。

3.SBE值最高的样地(样地7)

4.SBE值最低的样地(样地1)

前人对不同群体审美一致性的研究中,周春玲等[15]证明了不同群体的审美评判具有一致性,而芦建国等[16]则认为不同的社会背景会对人们审美产生一定影响。对此,本研究将不同专业背景作为分组变量,评价者对照片评价的标准值Zij作为检验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P值。结果发现,20张图片中,假设专业与非专业的评分方差相等的P值有18张均>0.05,差异不显著,假设成立,因此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的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差异。通过折线图分析比较专业与非专业评分值具有显著差异的图16和图17的具体评分标准值(图5、图6),可以看出专业组的评分差异较小,而非专业组评分差异较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专业组人员经过专业学习,具有相对一致的审美观,考虑较全面。

5.图16标准化评分比较

6.图17标准化评分比较

2.2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将SBE值与各评价因子值导入SPSS statistics 2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BE值与植物色彩丰富度、落叶植物占比、植物季相性、景观和谐度、空间舒适性、景观吸引力、景观活力度相关性较强,而与植物种类多样性、植物层次丰富度及景观特色鲜明度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即植物种类多样性、植物层次丰富度和景观特色鲜明度对秋季景观美景度的影响较小,不存在共线性关系,在后续评价模型的建立中可省略(表3)。

表3 SBE值与评价因子相关性系数

将SBE值作为因变量Y,植物色彩丰富度、落叶植物占比、植物季相性、景观和谐度、空间舒适性、景观吸引力、景观活力度作为自变量X,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秋季景观评价模型。根据线性回归分析原理,R2和调整R2越大,模型的拟合情况越好,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汇总中得出,模型的复合相关系数(R)为0.928,判定系数(R2)为0.862,调整判定系数为0.782,模型拟合度达78.20%,可知本次拟合优度较高。从F检验可知,P(sig)=0.000,远<0.05,说明以上7个评价因子中至少有一个对美景度值产生了显著影响,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模型回归系数表(表4)可知,膨胀因子VIF值在1~5之间,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即此模型的7个评价因子之间几乎不存在共线性,美景度值与评价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该评价模型是有效的。经过T检验,落叶植物占比、植物季相性、空间舒适性的P值分别为0.021、0.049、0.009,均<0.05,表明回归系数B存在,三个景观评价因子与美景度值显著相关。由残差统计量可知标准化的残差值绝对值最大为1.382,最小为-1.667,没有超过默认值3。综上可建立秋季景观评价模型:SBE=-0.424+0.527X1+0.496X2+0.716X3,其中X1为落叶植物占比,X2为植物季相性,X3为空间舒适性。

表4 模型回归系数

3 结论与讨论

(1)由昆明市黑龙潭秋季景观美景度评价及各因子评分的结果来看,公园整体秋季景观美景度一般,秋季景观质量有待提高;园内景观设计多注重植物种类的运用及多层次景观空间的营造,却忽略了植物的色彩搭配,缺少观叶色植物和落叶植物的运用,常绿植物占比过多,导致整体秋季景观色彩单一,缺少活力,评价者比较喜欢植物色彩、层次丰富,空间舒适且落叶植物占比高,能展现秋季特色的景观;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士审美存在一定差异,但普遍一致。

(2)运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落叶植物占比、植物季相性和空间舒适性是影响美景度值最显著的三个因素,最终得到秋季景观评价模型SBE=-0.424+0.527×落叶植物占比+0.496×植物季相性+0.716×空间舒适性,三个因子皆与美景度值呈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空间舒适性。因此在城市公园秋季景观中,空间舒适性高能够给游人带来良好的空间体验,落叶植物占比合理能够展现出季相性的区域更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

(3)基于评价模型对昆明黑龙潭秋季景观进行分析,并提出景观优化策略:在公园内需加强落叶植物的运用,注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遵循均衡统一的原则,可选择本地观赏性强的落叶植物,提升乡土文化景观,打造特色城市公园秋季景观。同时,要注重植物季相性景观的营造。城市公园植物季相设计主要体现在植物四季不同物候现象、观赏性状持续期、空间季相变化和景观意境变化上,在设计中需准确把握植物材料的形态属性和景观特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公园整体季相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突出秋季季相的特征。另外,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应把公园使用的主体“人”放在首位,充分考虑游人的需求及其在空间中的感受,灵活运用各种景观空间类型,如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等,提升空间活力,打造丰富的景观,给游人以步移景异之感,并适当增加休憩设施,增强公园后期养护管理,以提升景观空间舒适性。

本研究通过SBE法和SD法对昆明市黑龙潭秋季景观进行研究,构建了具有可信度的美景度评价模型,并且提出了秋季景观提升策略,对完善城市公园秋季景观具有可借鉴之处。同时在四季如春、容易被忽略秋季景观设计的昆明,提升秋季景观美景度,有助于增加四季景观的丰富性、观赏性及趣味性。

猜你喜欢
评价者美景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在公园里玩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海洋美景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
田园美景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