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学生关于解题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1-09-10 18:47卢淑慧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初三解题能力培养

卢淑慧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论是公式、定理讲解,还是知识应用都与解题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学生的解题能力都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锻炼的,这是一种针对应试教育最典型也是短时间内提高分数最快的办法。但是这种方式效率不高,缺乏现代教学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分。教师对此要给予高度注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将从初三数学的解题教学实践出发,浅要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三;解题能力;培养

引言

解决数学问题的传统方法是,在经过老师一两次解释后,老师会给学生很多练习,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解题以及得到正确的数学结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数学教师需要自觉地加强解决问题的培训,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中学三年级数学解题教学入手,简要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他们解题的能力,减少传统的教育中古板的授受式教育,加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把各种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是,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在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之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然以传授知识和解题技术为主要任务,造成了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老师的引导,否则将不知道怎样学习,而且很难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学习效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老师要更加重视对解题思路的培养,保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各种知识进行解题。此外,如果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那么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解题时就不会再使用传统的套公式或者模板似的解题方法,也逐渐培养出一套属于自己解题思维能力,不论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学生的综合水平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有效策略

1、注重思维培养

思维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由于思维活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当人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循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思考模式,帮助人们观察问题、推理逻辑、寻找类似模式、考虑解决方法、证明过程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思维。有一个良好的、发散的、活跃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整体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迅速地做出判断和解答,还有利于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一个问题的不同解法。因此,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思维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思维的开发需要自身孜孜不倦的探索,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活性思维。

2、要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使学生重视反思的作用。做题后的反思是提高初三学生解题能力的保障。做题的目的是通过解题发现学生思维或者知识上的漏洞,学生在不断的做题中知识会不断完善,思维也更加地清晰缜密,其解题能力就会在不断的做题中得到提高。然而多数学生在做题时只重视结果是否正确,而忽略了做题的步骤和题后的反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做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鼓励学生每个人做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记录在错题本上,并在错题的旁边写出做错的原因和反思。通过这种途径,学生在错题中会发现自己思维或知识上存在的问题,每一次做题都能获得一次提升,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3、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每个想要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学生都必须具有相对较深的基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他们首先掌握一些数学公式,概念和相关法律等基础知识,并且他们必须充分理解这一知识。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是单纯学习,他们不了解很多知识的含义,并且在解决一些困难的数学问题时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学生必须了解所有数学知识的内涵,才能将其应用到解決问题的过程中,并逐步形成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概念,然后在理解之后,达到正确的教学目标。

4、重视基础理论。近些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考试题越来越倾向于灵活化、新颖化,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于是将精力集中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数学能力。然而,这一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本。试题中所考察的更多是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选择、填空等题型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占据了大部分。因此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基础,只有帮助学生建构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提高正确率。

总结

在初三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能力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学生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数学问题中,简单地说学生才能在考试中获取一个好的分数。因此教师要注重从牢固基础知识、善于总结规律、培养数学思维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翟小亚.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文渊(中学版),2019(11):135-136.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19.11.197.

[2]赖瑞森.初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及教学探讨[J].新智慧,2019(36):117.

[3]林俊妹.核心素养下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12):6.

稷峰一中 043200

猜你喜欢
初三解题能力培养
浅谈初三数学教学
初三数学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及其对策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那一年初三,我们一起成长、进步着
论提高初三英语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