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

2021-09-10 18:50何琪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

何琪

摘要:良好的数学能力包含计算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同时,推理能力对初中生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逻辑严密的推理和归纳。因而,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数学归纳推理意识渗透到知识点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真谛,并将知识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此为重点,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的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归纳推理意识;策略

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较复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掌握好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中,归纳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将归纳推理意识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的重要意义

1.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目前,将归纳推理意识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数学的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它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一下子就把所有知识点讲解出来,这是不现实的,它不仅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还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将归纳推理意识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将数学知识进行自主的归纳和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比如在学习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探究活动:用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可以画两条平行线,在这个过程中三角板起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在活动的的讨论中对平新线的性质进行归纳推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符合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比较活跃,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思考都是运用形象思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维,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正好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让数学问题不那么抽象;初中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一直停留在表象,如果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适应,学生的学习思维就得不到活跃,教师要充分把归纳推理意识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3.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推理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是学生提升自己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和猜想数学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本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

1.课堂中融入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意识

探究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多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合,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熟悉,掌握知识的结构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意识,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能力的提升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归纳和推理意识,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立足实际生活,突出初中数学归纳推理的作用

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较为贴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真谛,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知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普遍性。改变传统模式中繁琐的知识教育,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增加学生动手探索的时间,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学习体系,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将知识正确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推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时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知识,将散乱的数学知识归纳整理为一个体系,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

3.设置学习小组,优化初中数学归纳推理学习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分享对相同题型的解题思路,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合作归纳推理的办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还培养了学生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推理思维能力,从侧面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4.完善教学设计

教学课堂的设计对于初中教学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好的课堂设计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综合效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对数学课堂进行设计。第一个方面,教师先讲解所要学习的数学法则,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相互探讨,将数学知识点进行上下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熟练地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第二个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避开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作为教学重点的方式,将教材知识的归纳推理意识进行教学渗透。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减少知识传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維能力。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而第二种方法更适用于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承上启下的方式,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上下联系,有利于学生将散乱的数学知识点构建成一个体系,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比如学生在对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对基础知识升华的问题来引入对新知识点的教学,再利用数学模型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融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推理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主要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达到提升数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骥.从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0年16期.

[2]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12期.

四川省南部县东坝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