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理想实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2021-09-10 18:47石旭卢李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改

石旭 卢李军

摘要: 新课程是从社会所需出发的一种新理念,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也促使着教师更新理念、敦实课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题组对如何实现理想实效课堂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希望通过构筑小学理想实效课堂,即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本文也将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理念、理想实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两大方面的探讨,来论述在实践研究过程中的发现。

关键词:新课改;理想实效课堂;探索和实践

新课程是从社会所需出发的一种新理念,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也促使着教师更新理念、敦实课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题组对如何实现理想实效课堂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希望通过构筑小学理想实效课堂,即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理念、理想实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两大方面的探讨,来论述在实践研究过程中的发现。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理念

1.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实现全民教育的重要舉措,当然也是国家教育的基础和根本,而小学阶段的六个学年更是在义务教育制度中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十分快速,各方面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需要仅是学习好的人才,更需要会学习、有能力的人才,这些都促使着教育的发展。

新课程的改革也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便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因此课题组以新课程的目标为基础,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2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2.1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检测等环节中,都需体现学生这一主体,更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这一理念。

1.2.2关注教师的成长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孩子与文本对话、与知识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这个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连接性的作用,教师要明确这的定位。同时新课标的要求也在促进教师的成长,只有有“一桶水”的老师才能传授给学生满杯的知识。

1.2.3重视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这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二、理想实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

教育的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共同构成,在探索理想实效课堂时,课题组发现应该先掌握这两个主体的特点或发展趋向,才能从中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并进行实践,本部分将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从学生与教师两个部分入手来谈一谈:

2.1从学生层面着手

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据年段不同呈现以下特点:低段(1-2年级)学生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由于是进入教学的初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普遍比较重视,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中段(3-4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相较于低段有明显的增加,但是由于学习知识的难度加大,各学生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出现层次分化的现象;高段(5-6年级)学生课堂表现较为沉稳,但同时课堂的氛围也是三个年段中较为沉闷的,由于自身学习状态、家长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层次分化比较明显。这样的课堂表现特点就促使着老师在备课、授课、思课前需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认识,能做到因材施教。

2.2从教师层面入手

每个年段,每门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自己课堂的实效性,因为大家都相信只有在课堂上提高实效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能做到真正的减负高效。

本课题组就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制定了各学科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理想实效课堂的N个样式”的方向,组织好课题组人员,学习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第二,分别设计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课堂教学相关的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以问答形式为主辅助选择;学生问卷以选择为主辅助问答),以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定期进行探索分享;第三,各科在进行课堂实践时,将理想实效课堂的设计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并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并做好反思和记录,为探讨研究、撰写文章提供实践性的依据;第四,形成体系后,坚持实行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将成果撰写成稿。

2.3实践时需关注的问题

每一种理想实效课堂的样式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执教者在实践时能关注以下问题,对改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2.3.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需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让学生能明确自己在这堂课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的放矢。

2.3.2能关注各层次学生

老师对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有所照顾,备课前要把握班级学情,备课时目标的确定和问题的设置要有难易之分,课中能及时了解各层面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的布置也要有层次之分,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自身难度的题目来完成,当然也可在完成基础题型后对难度高的题目进行挑战。

2.3.2做好教学反思

每一堂课后,应该对本堂课进行教学反思,并做好记录。教师要清楚自己课堂中的亮点、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在之后的课堂中进行改进,当反思越积越多时就会从量变发生质变。

三、结束语

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和坚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理想实效课堂的N个样式”中语文共有8个样式,数学有5个样式,英语有5个样式,这些样式在课堂教学中有实际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实效性,同时获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相信在我们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理想实效课堂的样式会如这个N所代表的意思一样,有着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杨远芳.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教育艺术,2012年第4期

[2] 冯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科学,2003-2

邢台市信都区城计头乡中心学校 054014

猜你喜欢
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高中生地理新课改适应性调查与分析
行走在新课改路上
教师应坚守课改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