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应用问题的思考

2021-09-10 18:50易先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应用问题高中教学应对策略

易先进

摘要:地理學是关于空间的科学,以不同尺度区域为研究对象并服务于社会。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学科资源与教学活力,能带动教师地理教学专业成长并引领学生形成关注地方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实现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对高中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应用意义、问题的思考,提出应用对策,追求乡土地理资源教学价值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高中教学;应用问题;应对策略

乡土地理资源,指以小尺度区域作为主要地理研究范围,并服务于教学培养目标的本乡本土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乡土地理资源种类丰富,内容可包括全部自然资源(自然植被、水文水系、地质地貌、土壤、气象气候、作物物产、生态环境),产业经济、交通联系、聚落人口、风俗民情等众多方面,根据资源特点与教学主题需求加以整理利用。

一、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教学中的意义

乡土地理案例来源于真实生活,带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具有客观真实性、贴近日常生产生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服务于地理教学目标等特点。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大有益处。

1.带动教师学科与教学专业成长

乡土地理资源应用的本质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乡土地理资源要和地理课程体系相配套、融合,并熟练、高效、优质地运用到地理课堂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编写乡土地理资源案例,要进行材料搜集、整理分析、案例设计、教学实践、效果检验、教学反思、设计调、资源积累与更新等,这要求教师精通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教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书本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和能力,驱动教师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学科相关知识、课堂教学实践和经验反思来拓宽视野、提升自身专业化素养[2]。

2.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乡土地理资源的应用,以自然、社会等真实情景为载体,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认识范围、理解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为培养目标,营造了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1]。增进教学内容与学生间的亲和力,丰富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通过以实践和综合学习为主要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关注地方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有助于学生增强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加深乡土情感、构建和谐人地观。

二、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1.教师应用意识与能力不强

乡土地理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教学内容开发依赖于地方教学教研人员的实践。而受到教学、考试的压力,多数一线教师忙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难以抽出相对充足的时间、精力,导致学习新理念意识不够敏感,观念更新慢,再加能力锻炼培养不足,应用新教学内容观念、能力不强[3]。

2.缺乏外在环境支撑

社会资源投入少,缺少资料有效收集渠道、材料数据不全面、实效性差,案例编写困难及乡土地理教材缺少。高中教学评价标准是考试。虽然新高考不指定参考教材,但在地区平常统一考试时仍有指定章节内容。对统一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熟悉就会有一定优势,而利用乡土教学资源似乎出现与实际要求不相符的情况。

3.脱离学生的实践水平

乡土地理在微观化和综合化有突出的实践优势。但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多数没有参加系统、规范的社会调查与野外实践活动,学科知识储备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习惯日常所见,对问题体验、思考的不深入,出现对熟悉的家乡产生陌生的地理认识的状况[4]。

三、乡土地理资源应用对策

1.学习理论,找准方向

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不是简单为了课堂形式创新,也不仅仅是为了开发案例成果。要更多关注通过探索过程,让教师实现自我专业成长、探求教学规律、加深对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更深层次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把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提升思维学习能力作为乡土地理资源应用目,而不是要成为本地的“百事通”。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鲜。教师要学习理论、借鉴方法,营造真实地理探究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学习经验扩大认知范围,理论在实践中得以验证。

2.立足实际,有效行动

把握乡土地理资源浓厚的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色,在乡土地理应用选择时必须有所侧重、具有可操作性[5]。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通过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撑、问题启发引导,发挥群体智慧,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建立问题思考体系。立足资源条件,编写案例,勇于实践尝试,积累成果。把深奥的理论转化成简便易行的方法,研究成果分解为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过程,逐步形成教学常规。

3.不断改进,促成实效

通过网络获取丰富资源,结合学情差异、教学内容差异、教学目标差异,借鉴已有模式并加以改进。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深化认识,打磨更多优质乡土资源应用案例,使乡土地理资源与高中地理课程深度融合,落实教学目标理念。

总之,高中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增加教学活力,并增进青少年学生乡土情感与环境的认知,有很好的教学实践意义与社会意义。思考乡土地理资源应用问题,寻找对策,追求乡土地理资源教学价值的更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5.

[2]尚正永等.地理案例教学的利弊分析与灵活运用[J].地理教学,2011,24:16.

[3]邢佼琳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4,535:119-123.

[4]赵正.开展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6,7:56-57.

[5]张宏君.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乡土地理教学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导,2014,14:3,11.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中 464300

猜你喜欢
应用问题高中教学应对策略
试论高压供电系统无功自动补偿的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