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运用

2021-09-10 18:47何超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何超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但关联到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还关联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准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主要表现,该课程自身便是一个参与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仅有在感受过程中认知到感情,才可以在之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持续提升自己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水准。文中关键紧紧围绕参与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运用进行,剖析了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争辩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感情和心态的陶冶,针对提升学生社会道德水准和意识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参与式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相对性小學生较为完善,且伴随着学生接触信息内容的方式持续提升,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高谈阔论显而易见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也不可以使学生造成新的情感体验,造成学生感觉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便是简易的记记背背,没有深层次体会到道德与法治针对本身发展的关键实际意义。教师应当了解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个独特的课程,其不但包括知识的教给,还包含对学生人生价值观、价值观念的影响,教师应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使学生造成情感体验,并根据持续的感受更新学生针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

一、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构建可以吸引住学生兴趣的情景是正确引导学生造成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的重要,也是参与式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要依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情进行情景,使学生可以根据仿真模拟的情景造成感情上的共鸣点,进而根据教师的正确引导顺利习得这节课的个人目标。

比如,在学习“情绪的管理”时教师能够构建学生校园内中普遍的情景,以动漫的方式呈现:本来在发现考卷后见到鲜红色的69分有一些伤心,但是周边同学们的成绩都较为高,乃至在承诺周六一起去玩,本来越想越发火,因此站起讲到:“大家那么开心考虑到过我的感受吗?”讲完便夺门而出,画面便在这时候终止。学生大多数都经历过考试失利,针对本来的经历可以了解,教师能够根据问题“大家感觉本来那样做对不对?别人做的对不对?”正确引导学生剖析消极情绪给别人产生的形象,并充分考虑怎样照料他人的情绪。这类仿真模拟情景是学生校园内很有可能会碰到或是早已碰到的,可以非常好地激起学生心里的感情,使学生学好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心态。

二、进行争辩,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深层

初中生的思维定式早已存在,学生在见到问题时便会不由自主地套入自身早已学过的方式开展处理,这尽管可以在一定水平上减少学生答题的难度,但学生的角度和逻辑思维深层会伴随着思维定式的束缚愈来愈窄、愈来愈浅。争辩赛事的进行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乃至能够根据正反方对立面的争辩驱使学生收集不一样视角、不一样层面可以确认自身论点论据的事实论据,这有利于学生视线的宽阔。另外,在与同学争辩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同学们的逻辑思维方向以及角度的不一样,进而散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

比如,“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涉及到基础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详细介绍、法律法规为日常生活出示的确保以及大家应当怎样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法规维护保养自身的支配权这些,但只凭教师的解读学生难以深刻领会,教师可在课上播放视频《我们与恶的距离》片段,电影中涉及到凶犯亲人的自叙以及受害人亲人的自叙,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在我国应当废除死刑吗?”进行争辩。学生依据自身的了解和电影中映射出的社会问题开展自由排序,接着依据自身提前准备的原材料开展争辩。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对于在我国的量刑标准有大量的掌握,并立在社会秩序和一定的社会道德高度来对待犯罪案,并且可以根据对法律法规掌握的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更为遵规守纪。

三、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

道德与法治的讲课自然没法离去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仅有学生可以将在课堂教学学过内容娴熟运用到具体日常生活,或者在具体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可以说成取得成功的,学生的学习也才可以达到学习目的。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必须留意,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具体日常生活的融合而进行,选择具备操作过程实际意义的知识要点,或者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开展活动设计。

比如,在我国出色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老调重弹的问题,教师可设计有关问卷调查交给学生,学生在校门口依据问卷调查对往来的路人开展调研,关键涉及到问题包含对在我国出色中华传统文化的掌握以及在我国出色中华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具体中的运用。在提出问题过路人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在我国中华传统文化造成新的认知能力,对比教师的授课,那样的习得方法更合乎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认知能力规律,使学生根据与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的沟通交流认知大家眼里的在我国传统式出色文化艺术。

总而言之,参与式教学可以说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明确提出了高些的要求,不会再将课堂教学简易地界定为教给知识的场所,只是推动学生在感受中认知感情,在感情中确立社会道德观念,并在具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本身的执行力,这也就是从源头上提升学生针对道德与法治的了解,多方向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高度。

参考文献:

[1]张献华. 参与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2):790.

[2]冉勇. 评价参与式教学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效果[J]. 科学咨询, 2019, 000(022):53.

六枝特区郎岱镇第一中学 553405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