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2021-09-10 21:46冷开英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冷开英

摘要: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师研究的教学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结合历史与现实,以历史人物为榜样,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认识到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让学生可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家国情怀。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价值;培养策略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的方向已经逐渐倾向于素质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为了现代教师的教学主要方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学习与探究历史,体会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感受到人文情怀,这既是历史的核心素养,又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讲述的就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以及如何培养的策略。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

(一)能对家国情怀有充分的理解

家国情怀指的就是在从内心深处激发出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情怀,包含了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还有对于国家利益的维护之情。在现今社会中,情怀的体现也有不同,有对理想的追求与国家重合的,有对责任的理解与国家建设相应的,还有就是个人信仰,一个人的个人信仰如果是与对国家的热爱相通的,那么这就是家国情怀。

(二)传承文化增强使命与责任感

1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历史与文化是伟大的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瑰宝,经过了时间岁月的洗礼,把优秀精华的历史文化传承至今,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国历史的伟大。其实,历史与实际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就有对历史的学习,不论是历史学科还是地理政治学科,都包含了历史的知识。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的历史事件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之中,历史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去了解历史事件,从历史事件中感悟家国情怀,并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家庭式演讲,演讲的主题可以是根据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文化拟定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给家人讲述历史文化,让整个家庭的家国情怀都能有所提升。[1]

2 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高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既讲解了国家发展的历程,又讲述了国家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甲午风云》电影当中的片段,让学生感了解到历史英雄抗击日寇的光荣事迹。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表演影片中的桥段,加深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印象,也能锻炼学生的勇气与表演表达能力,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让学生能够更加具有使命感与责任感。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的教育,让学生深刻感受家国情怀,能够使学生全面的去发展。从一方面来说,家国情怀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提高文化思想。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包含众多,许多的历史事件中,都能体现出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从另一方面来说,历史文化与家国情怀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发展锻炼自己的心智。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既要了解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又要对事件背后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探讨,家国情怀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心智思想,让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被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一)讲解名人事迹,感受家国情怀

要想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给学生讲解历史名人事迹,让学生了解事迹的全过程,然后对事迹背后的人文思想情怀进行研究探索。例如,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事迹,就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案例。在国家陷入鸦片荼毒的关键时期,林则徐这位爱国英雄进行虎门销烟,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抗击毒品运动,林则徐的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去学习。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的时候,学生的情绪能够被调动,像是身处其中,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家国情怀。

(二)通过历史资源,激发家国情怀

中华历史文明有上下五千年之久,许多的地方都有着历史遗迹,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历史资料与历史教材结合起来,激发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在课堂导入教学环节,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历史小故事,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导入新课,让学生可以在故事中就学习到新的历史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历史资料的图片,或是视频,再结合上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联合教学,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在课后作业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收集,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人话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2]

(三)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家国情怀

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还有近代史的教学,在那个年代,许多的革命英烈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英勇就义,他们的事迹都记录在了革命纪念馆,或者历史博物馆之中。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与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了解这些英雄的事迹,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结合当前发展,提升家国情怀

高中歷史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历史发展的艰辛与国家发展的现状作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如今幸福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制作古今生活对照图,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当中存在的差异变化,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也能感受到现在国家的雄伟变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除了给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通过历史,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从而产生深深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事件,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思想与家国情怀,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曾武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33):61-62.

[2]薛凤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09):54+61.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八中学 553000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