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2021-09-10 21:52程丹蕾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探究教师教学

程丹蕾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近些年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化的教学模式,对促进教学成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在强化学生独立思维的同时,促进其合作探究精神的发展。基于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学科。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不仅内容繁多,还存在着极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此种特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诸多困难,进而也就无法提高学习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对数学课程知识进行掌握后,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事实上,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既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改良教学组成结构,在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对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解决,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需要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的知识,再加上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平时课业繁重且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心态进行调节,要尽可能地将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营造出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选择的课题不仅要具备研究意义,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视频演示等形式引入到课堂中,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之后根据全班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水平科学、合理的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引导和监督各个学习小组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之后还要鼓励小组之间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有效促进全班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监督非常重要,比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函数内容时可以布置以下题目:在△ABC中,sinA+cosA=1/2,求cos2A的值。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这时一部分学生可能想不到有效的方法进行解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无法对角的范围进行有效的把握而得出了多个答案。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进行解答,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对学生加以引导:一、让学生对该题目进行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三、对于错误解法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四、小组对解答三角函数的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进行锻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加以充分的认识,进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合理划分合作小组,实现不同层次学生良性发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此模式,要注重现将班内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对合作学习小组人数集中控制,高效化数学学习活动并不能片面依赖于记忆以及模仿,还要注重动手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在各个合作小组划分中,如果小组人数较少,将难以构建有效讨论的状态。小组人数较多将导致学习时间难以分配,不利于兼顾所有学生学习发展。从教学实践中能得出,目前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划分要注重参照班级内部总人数。主要是以4至7人为一小组,这样便于教师实现分类指导、有效管理目标,也能适应各类层次学生全面学习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规范化应用优差搭配方式。在小组划分中要以学生学习水平能力相近的学生为一组最为合适,这样能实现每位学生有效的责任分工。促使学生群体之间能有效的独立思考,便于学生发言讨论,建立学习共识。这样当各个小组成果出来以后,教师能分类指导,统筹兼顾,促使课堂教学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高的教学成效。

三、通过小组合作,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展开实际教学时,应该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掌握。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在解析教材内容后,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相应的学习活动,解决教材中呈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加强对问题的探究和理解。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题目,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答相关问题。而后再让学生利用小组之间的合作讨论,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答案。通过此种方式加强学生的问题思考和探究能力,从而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作为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指导,还需要以学生问题的实际讨论情况或者任务完成情况为依据,及时给予点拨并反馈具体学习情况。如在“函数与方程”的教学中,当二次函数图像和 x 轴的交点是方程的根时,教师要注重对其分布情况的讲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总结,讓学生以“两根”和“0”的大小比较,也就是以“根”的正负情况、“根”的分布、“两根”与“k”的大小比较情况为前提,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出分布情况、大致图像和最终结论。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小组之间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而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汇报,对学生展开相应的点拨,并以教学内容为指引,利用板书和幻灯片展示正确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效果,才能在学生探究能力的不断增强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价值未能有效发挥,限制了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此种教学方式后,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以此在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有序地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钱琳.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65.

[2]姜莉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94.

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 474500

猜你喜欢
探究教师教学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