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如何开展作文教学

2021-09-10 21:46张伟利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中段开展策略作文教学

张伟利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并学会运用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结合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勇敢面对学生写作中的难题,并主动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打造生动精彩的写作课,助力学生写作素质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中段约我呢作文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开展策略

一、小学语文中段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注重形式,偏于应试

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小学中虽然已在中开设作文课程,却忽视了作文的训练方式。一些老师对于作文课不是很重视,在进行教学时也只是走个过程,只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让作文教学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一些老师进行作文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所讲内容皆是考试中的知识要点,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小学作文教学的重心向应试方向偏离,作文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兴趣;还有一些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忽略了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写作水平,对待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因材施教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作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

作文写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写作题目和内容较为固定,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极度缺乏。作文教学整体模式是教师针对写人、写事和写物的题材教授一个模式化的写作方式,学生运用该模式进行具体的写作,不必要有太多的创新,学生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仅需要简单地按照教师提供的模式大纲进行写作就可以了。比如说写动物的,模式一般就是描写动物的外形,然后叙述其行为特性,最后再归纳其特点即可收尾。现在的写作教育完全是一种程式化的写作模式,没有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极大地压制了中学生的本性,致使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进而导致写作教育的教学成效较为低下。

3、学生写作功底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社会与生活阅历比较少,对于书刊阅读也十分有限,对于许多事物还没有太多了解。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词句上与素材上的缺乏,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借鉴与抄袭别人的文章,又害怕老师发现,经常对抄袭的内容进行东拼西凑,导致作文内容并不通顺。

二、小学中段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策略

1、拓展知识,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想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与作文写作之间的联系,继而让学生在面对不同作文题目的时候,能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

例如,在讲解“习作:这儿真美”的时候,学生要能从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中选择一些写出来,并能结合景物的特點,真切地抒发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反之,如果学生日常积累不够,则写作效果会不太理想,甚至会出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的情况。基于此,在本学期开始之初,教师就可以为本次习作教学做准备。结合随笔写作、摘抄、日记等作业形式,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另外,为保证教学的效果,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明确方向,让学生的积累和写作更具针对性。以摘抄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一些优美的描写景色的句子摘抄下来,最好能进行记忆,使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日渐提升写作水平。日后,当学生再遇到本次习作题目的时候,也能变得游刃有余,写作效率也会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2、依托课本,读写结合

读是理解、吸纳,写是表达、是倾吐,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方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对谋篇布局、语言锤炼等缺乏一定的认识,能从阅读中吸纳并有针对性地练笔,从而实现由读到写的自然过渡。学生可以先从句段结构模仿开始,教师再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点评,让他们理解结构的重要性。

例如,让学生阅读《白鹅》一文的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通过交流,知道这段是文章的中心句,从叫声、步态、吃相等三个方面介绍白鹅的。教师通过问题将总分的结构告诉学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连接性句子,从而学会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总分结构仿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扩写,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补充省的部分扩写文章。学生的模仿训练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细节加以点拨引导,让他们的表达更流畅。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文体意识,让学生改写人称、体裁,通过人称的变换、句式的转换,提升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中年级教材故事类文章多,这类文章的改写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教师要对文章补白,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补白”需因文而异,有的需续写,有的需改写,教师要依据目标提出要求,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3、多元评价,优化语言

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作文修改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他们写作的主动性,学会评改作文。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评改标准,让他们根据标准开展同桌互评。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评改,并依据这个标准去自我修改。评价的方式要多样,要将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多角度的评价。在自评中学生自读作文,形成自查自改的意识,改错字、改不通顺的句子;在互评中,教师要依据评价重点制定标准,针对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提出评改的意见;在师评中,教师放大学生的闪光处,予以激励性的评价,也可以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对学生提出努力的方向。教师优化评价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要亲切、真诚,要做好学生的第一读者,让学生在真诚的赞美中产生写作的动力。教师要明确修改方向,让学生知道如何下手,通过修改前后的比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修改的益处。

三、结语

目前,学生的写作能力整体偏低,很多学生谈写作色变。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在作文课上带着厌烦情绪,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写作中要加大指导力度,保证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让学生主动积累写作素材,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淑媛. 小学语文中如何有效落实作文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17(2):171.

[2] 薛如轩.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神州,2017(24):214.

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 400700

猜你喜欢
中段开展策略作文教学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