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策略研究

2021-09-10 21:46萨仁其木格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以人为本

萨仁其木格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指的是以自我开发、娱乐、参与为主的社会性文化活动,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具有自娱自教属性,其目的是满足个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是一种社会现象。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有倾向性、自娱性、群众性及传承性等,这些特征亦是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的支点,使群众文化活动更能为民服务。本文通过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策略,以期为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价值有以下几点:其一,指引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在文娱活动中放松身心,增强当今社会的团结凝聚力,继而共创和谐社会;其二,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知识普及功能,助力群众强化综合素养,如审美能力、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等,在群众道德修养优化的基础上助推社会进步;其三,以合理安排、统筹规划、区域协调为导向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形成文化服务网络,调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所需资源,为有关活动创新争优提供条件。基于此,为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研究有关活动组织与开展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让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走入人心

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价值进行分析可知,群众参与、群众幸福生活、教化群众是相关活动意义之所在,可以说只有群众能认可、接纳并积极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才能使有关活动顺利推进并展现价值。基于此,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专职部门要懂民心、听民音、替民筹,将群众的想往与需要转化为有关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动力,让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走入人心。这就需要专职部门与人民群众积极交流互动,例如在围绕端午、中秋、元旦等节日组织策划群众文化活动时可利用微信、微博等社媒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群众对策划方案的看法,在搜集问卷调查信息基础上改进方案内容,关注群众感受,引领群众享有组织与开展文化活动的权力,能为专职部门提供更多可行意见,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加值得期待[1]。

二、文化为魂,挖掘民族文化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潜能

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需具有区域性,主要源于我国幅员辽阔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均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依托美食、建筑、风俗传统、方言等文化形成纽带让区域性建设更有向心力与凝聚力,这是高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东北的秧歌、陕北的腰鼓、上海的沪剧均赋予群众文化活动传承性、倾向性、自娱性及群众性,民族文化是有关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宝库,以文化为魂发挥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教化的作用。文化载体丰富,渗入群众日常生活,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可将当地的传统体育游戏转变为群众文化活动,如响箭(藏族)、高台舞狮(仡佬族)、珍珠球(满族)等,在群众文化活动区域协调组织规划背景下还可跨地区引入传统民族体育游戏,以这些游戏活动为载体赋予民族文化融合性,这利于各民族维系和谐友善的关系。挖掘民族文化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除需了解区域性的传统文化外,还要为文化传承、宣传推广、渗入群众生活提供客观条件,例如在公园创设“民族文化角”,播放民族乐曲,提供开展民族游戏活动所需设施,使群众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乐趣与魅力,继而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更为高涨,为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作用给予支持。

三、创新争优,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形式

创新是避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形式故步自封的关键,专职部门利用微信、微博设计与发放调查问卷并了解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期许就是运用“互联网+”模式创新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手段。新时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网民增多,网络成为群众生活、工作、学习重要载体,亦需与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融合在一起,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另一方面用IT技术赋能。例如,专职部门可在VR、AR、AI及其他IT技术加持下创设虚拟现实文化体验厅,运用信息技术把非几何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的场景中,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具交互性,运用集成信息自由创设活动情境,理论上讲只要计算机端的信息多元且充足就能不断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景并优化活动体验,这对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并无过多要求,能吸引更多年轻群众参与其中,与广场舞等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互为补充,拓宽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渠道。再如,专职部门可组织开展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如歌咏会、灯光秀、相声表演等,应用直播模式,发挥抖音、快手等社媒的作用,让更多群众可在线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打破相关活动时空壁垒,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加强互动,自媒体人亦可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撰文分享感受,使群众文化活动能深入民众生活并可增强影响力[2]。

四、科学管理,赋予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生命力

首先,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具有持续性,使有关活动能成为群众生活及精神文明社会建设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基于顶层设计进行科学管理,统筹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有关资源,如活动所需场地、设备等,还需考虑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加强实地考察,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奠定基础;其次,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在活动开始前要预热,让更多民众了解并参与活动,尤其要发挥网络平台宣传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如微信公众号等,使更多人能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所收获;最后,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结果评价力度,旨在“以评促创”,通过评价反思有关活动组织、策划、服务优劣,在此基础上找准进一步改进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方案的抓手,推行“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结果反馈--方案优化”体系,循序渐进的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良性发展,继而通过科学管理赋予有关活动生命力[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并可满足民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这就需要专职部门能树立服务为民意识,让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民心,挖掘民族文化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潜能,基于“互联网+”创新活动形式,还需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继而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飞.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策略研究[J]. 文艺生活,2021(3):254-255.

[2] 万莉莉. 浅谈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的优化路径[J]. 魅力中国,2021(1):492-493.

[3] 刘烝.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J]. 青春岁月,2021(5):424,423.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工商联 137400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以人为本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试析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与院校研究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