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021-09-10 17:02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英联邦教育资源共同体

肖俊洪

【摘要】 多年来,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一直致力于开展开放学校教育,以解决其成员国学龄人口失学和(或)辍学问题,以及给“不就业、不上学或不参加培训”的青年提供新的学习机会。本书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阐述开放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性质、课程设置、开放教育资源、技术促进学习、监控与评价、经费、远程开放e-Learning和开放教育实践、性别平等和开放学校教育以及开放学校教育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议题;第二部分介绍基于地区实践的案例研究(包括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展示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政策是如何指导和助力开放学校教育实践创新的。

【关键词】  开放学校教育;理论研究;政策;实践创新;教育平等;远程开放教育;e-Learning

一、本书背景

长期以来,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mmonwealth of Learning)一直致力于开展开放学校教育(Open Schooling),以解决其成员国学龄人口失学和(或)辍学问题,以及给“不就业、不上学或不参加培训”的青年(尼特族[NEET])提供继续升学或接受培训的机会。本刊一直关注英联邦学习共同体这方面的工作(费雷拉, 2013; 梅斯, 2020)。

2020年12月出版的《发展开放学校教育 满足失学儿童和青年学习需要》(Addressing the Learning Needs of Out-of-School Children and Youths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Open Schooling)由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开放学校教育项目负责人托尼·梅斯(Tony Mays)博士和印度国家开放学校教育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Open Schooling)总监(学术)拉吉夫·库马尔·辛格(Rajiv Kumar Singh)博士主編,18位作者分别来自南非、赞比亚、加勒比地区、博茨瓦纳、新西兰、纳米比亚、印度、斐济、毛里求斯、伯利兹、孟加拉等国家和地区。编辑本书的想法是在2019年9月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和英国开放大学在苏格兰爱丁堡举行第九届泛英联邦论坛(The Ninth Pan-Commonwealth Forum [PCF9])会前一个开放学校教育工作坊上提出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制订新的六年战略规划提供依据。2019年年底,梅斯博士给我来信,希望我能担任这本新著的审稿专家,2020年6月我为该书撰写审稿意见,12月18日获悉该书已经正式出版。

在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的开放获取库Oasis检索发现,截至2020年7月该机构已经出版了128本以开放学校教育为主题的书。其中,有些专门探讨某一个专题,如开放学校的成本与经费(Du Vivier, 2008)、质量保证(Ferreira, 2010)和开放教育资源(Ferreira & Gauthier, 2013),有些则侧重实践经验(如Mukhopadhyay & Phillips, 1994)。2009年出版的《二十一世纪开放学校教育》(Open Schooling in the 21st Century)(Abrioux & Ferreira, 2009)较为全面,涵盖了政策、技术和成本三个主要议题,也包括一些国家或学校的案例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开放学校教育 满足失学儿童和青年学习需要》与《二十一世纪开放学校教育》有相似之处,即两书均包括理论/政策/模式和实践两大块内容。但新著不是《二十一世纪开放学校教育》的简单翻版,它的涉及面更广,包括开放学校教育的性质、性别平等与开放学校教育、课程设置、开放教育资源、远程开放e-Learning、开放教育实践、监控与评价、技术促进学习、经费和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虽然这些都不是前人未曾涉足的问题,但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讲,开放学校教育领域一直不乏创新之举,因此呈现这个领域的新成果必将能够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我认为这个目的已经达成。另一方面,新书的实践部分是基于地区实践的案例研究(包括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侧重的是本区域开放学校教育实践的共性。这方面的实践创新对于具体的国家或学校而言同样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除了“引言”,全书另有14章内容,分为两个板块,为读者呈现英联邦学习共同体“辖区”内鲜活的开放学校教育实践。

第一部分“政策与理论”分为九章,第二部分“发展实践”分为五章。下面对本书逐章进行简要评介。

二、第一部分:政策与理论

第一章阐述开放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讲“统揽全局”,是理解后面内容的基础,因此不妨把它视为本书的(理论)框架/背景。本章既清楚阐明开放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也指出对理解开放学校教育政策和实践至关重要的一些相关概念和问题,其中从学校教育、系统、课程和变革的角度围绕“开放性”的讨论尤为中肯,富有启发意义,即开放学校教育可以开放到什么程度?教育系统可以如何开放?课程可以如何开放?管理人员和技术可以如何更加开放?本章还专门介绍旨在为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开放学校教育一揽子计划(Open Schooling portfolio)和其“开放创新学校教育”(Open and Innovative Schooling)模式提供理论支撑的变革理论(Theory of Change)并为今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第二章讨论21世纪开放学校教育机构在课程方面的关切和面临的挑战。在分析开放学校教育学习者情况之后,进一步雄辩地指出开放学校教育的课程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课程,但同样必须保证教学效果。在“开放学校教育课程:结构与组织”一节,作者首先对“课程成功”进行界定,认为只有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把所学用于促进个人、社会、身体、认知、道德、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发展,这样的课程才是成功的课程。接着,本节介绍了拉尔夫·泰勒(Tyler, 1994)课程设计循环,即确立学习目标、挑选学习活动、组织学习活动和评价学习结果,并以印度国家开放学校教育研究院的例子详细阐述如何做好这四个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文章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如何应对21世纪开放学校教育变化的指导原则,即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学习评价改革。

第三章讨论开放教育资源对促进发展中国家开放学校教育的贡献。本章首先介绍与开放教育资源相关的一些关键术语/概念和各种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ces),以帮助实践者更好地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接着阐述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证问题,并分析影响开放教育资源在基础教育中应用的因素。作者认为开放教育资源能降低办学成本和提高质量,但这些优势能否实现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创新性使用开放教育资源。

第四章探讨技术新发展(包括慕课、区块链、数字证书、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对开放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本章首先简要介绍开放学校教育概念和技术使能学习(Technology-Enabled Learning)的概念和形式,技术使能学习的趋势(包括翻转课堂、开放教育资源、学习管理系统、慕课和沉浸式学习环境等)。随后进一步分析技术使能学习在开放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挑战、技术使用问题和技术采用的障碍等。本章还介绍了印度国家开放学校教育研究院的“小学教育”文凭课程和与之相关的SWAYAM 慕课平台,以说明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开放学校教育中开展技术使能学习。本章最后认为应该加强四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技术使用和数字包容、以开放学校教育形式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弹性的质量保证框架,以及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书。

第五章围绕开放学校教育的监控与评价展开。教学的监控与评价是保证教学效果、达成预期学习目标和产生长期影响的根本保证。本章分析在开放学校教育实践中开展监控与评价的必要性、把监控与评价融入开放学校教育各个阶段规划中的重要性和根据开放学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设计监控与评价活动的意义。在“发展监控与评价策略”一节,作者阐述如何运用变革理论指导监控与评价,介绍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基于结果的监控与评价四步模式,即需求和准备程度评估、设计与规划、实施和评价与报告。本章最后详细讨论监控与评价的数据收集和成功指标以及质量保证等问题。

第六章的主要议题是开放学校教育的经费。本章深入透彻地阐述远程开放e-Learning(包括开放学校教育)经费的复杂性,分析相关学者提出的四种经费模式的利与弊,介绍了多种收入来源及其对开放学校教育的启示,讨论如何借助技术提高开放学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并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合适的营运模式。

第七章以教育的开放性理论为支撑,提出远程开放e-Learning和开放教育实践对开放学校教育的可能促进作用。必须指出,在阐述远程开放e-Learning的促进作用时,作者清楚地指出,很多开放学校,尤其是在非洲,仍然不具备充分利用远程开放e-Learning优势的条件和能力,因为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e-Learning的要求。事实上,对于很多开放学校来讲,纸质的教材仍然是它们的主要学习资源,视频、无线电广播和e-Learning资源只是发挥辅助性作用。数字设备和上网费用高昂也是影响e-Learning应用于开放学校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开放学校教育背景下创新“开放”方法。本章最后介绍远程开放e-Learning和开放教育实践在纳米比亚开放学校教育中的开展情况。

第八章讨论开放学校教育与性别平等的问题。毫无疑问,教育的性别平等有助于促进一个国家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男女享有平等教育权利,实质上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机会与参与)、教育本身所体现的平等权利(充分考虑性别特点/性别敏感的教育环境、过程和目标)以及教育赋权。文章全面剖析发展中国家教育性别平等所面临的挑战,认为开放学校教育是能够成为解决女性教育和生计问题的一个选项,并介绍了一些成功的计划和项目。

第九章的主题是开放学校教育政策。前面各章的内容均涉及政策层面的问题,解决政策问题才能保证开放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成功实施。另一方面,近年开放学校教育一个重要转变是从基于印刷资源和面授支持的模式向更加数字化方向发展,因此本章也关注这种转变对开放学校教育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本章首先讨论如何理解数字时代的远程开放学习,包括主要概念(遠程教育、远程开放学习、e-Learning、远程开放e-Learning、在线学习、学习模式和运作模式等)、提供开放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包括离线模式[不排除使用某些数字设备]、面授支持的业余模式、大规模课堂模式、纯在线模式等;这部分还详细介绍了南太平洋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的“灵活学习政策”[Policy on Flexible Learning])、学习模式(以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为例)、运作模式、质量保证等。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提出一个支持性政策和计划框架。本章最后提出政策评估的维度,包括定义、覆盖范围、理由、目的、背景、原则、政策影响因素、跨境教育、系统、计划与监控、公立和私立机构角色、信息通信技术、办学机构及质量保证、协作与质量保证、课程/专业与质量保证、知识产权与开放教育资源、经费、研究等方面,每一个维度都包含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第二部分:发展实践

这部分介绍开放学校教育在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实践与创新。虽然这些地区有各自独特的背景和经验,但是它们的开放学校教育实践有不少共同之处。这些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从实际操作层面更好地理解第一部分的理论、政策和研究成果。

第十章介绍非洲的开放学校教育情况,重点分析和讨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博茨瓦纳、刚果、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纳米比亚、南非、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家的开放学校教育。本章以各个时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教学法为基础把这些国家的开放学校教育分成四代:第一代是函授学习,第二代是基于广播电视的远程学习,第三代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学习,第四代是基于数字技术/因特网的远程学习。由于数字设备和流量价格仍然相对较高,加之师生纯在线学习的准备程度参差不齐,目前非洲的开放学校教育仍然是印刷资源和文本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学习中心提供学习支持,技术应用很有限。本章还讨论了非洲开放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十一章介绍亚洲的开放学校教育情况,作者认为亚洲的开放学校教育有声有色,能给其他地区的实践者提供很多有益经验。本章首先介绍亚洲开放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然后阐述开放教育的亚洲视角,包括亚洲是如何理解开放教育的(如远程开放学习、开放学校、开放大学、大众化、民主化、送教到边远地区等)和亚洲开放教育的特点(如扩大机会、优质教育、灵活学习、终身学习、平价教育、国际化、机构协作等),同时还归纳了亚洲几代远程教育的演变。本章另一项内容是以亚洲远程教育机构为例阐述“开放性”理论,包括机会、内容和技术三个方面的开放性,介绍亚洲一些巨型开放学校和(开展开放学校教育的)开放大学,包括印度国家开放学校教育研究院、印度尼西亚开放初级中学(Open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SMP Terbuka)、韩国的开放中学教育、孟加拉国开放大学(Bangladesh Open University)的开放学校、巴基斯坦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Allama Iqbal Open University)、斯里兰卡国家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的开放学校和中国国家开放大学中等专业学校等的开放学校教育实践。

第十二章介绍加勒比地区的开放学校教育情况,既丰富又生动。加勒比地区开放学校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和条件、循证决策,因此能很好满足当地需要。本章还专门讨论了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在加勒比地区发展开放学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总结经验,尤其是利益相关各方合作开展开放学校教育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对其他国际组织和其他地区的教育机构通过发展开放学校教育扩大优质教育机会和实现教育公平都富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第十三章介绍太平洋地区的开放学校教育情况。从总体看,这个地区的开放学校教育同样有声有色,不乏创新之举。如同加勒比地区一样,太平洋地区开放学校教育能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满足当地需要。本章介绍了几个案例:新西兰函授学校(Te Aho o Te Kura Pounamu)、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The Open Polytechnic of New Zealand)、南太平洋大学、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和斐济。这些鲜活的实践案例充分体现了开放学校教育在普及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十四章对全书做一个归纳。本章从内容获取、学习支持和考核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五种模式的开放学校教育:①自我决定学习者/自我指导学习者模式(heutagogic/self-directed learner model);②基于学习中心开展教学的模式(centre-based provision model);③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provision model);④纯在线模式(fully online model);⑤慕课模式(MOOC model)。作者认为开放学校教育有三个核心成分:内容(文本、多媒体和考核)、同侪支持(面对面、在线、社交媒体等)和机构支持(行政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支持、借助各种媒体的学习支持等),并据此提出一个机构政策支持框架(如图1所示)。

四、启示

毫无疑问,本书所呈现的开放学校教育领域实践创新能给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带来有益启示。比如,我在为《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学校教育:成就与反思》一文撰写的导读中认为,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学校教育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五个方面的启发和借鉴,即循证研究和决策、国家政策支持、能力建设(包括“开放学校管理、成本和资金、学习者支持、质量保证、在线学习、教学设计、版权、多媒体、Moodle、先前学习认定、监控和评估”等方面)、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和恰当使用技术(费雷拉, 2013)。新冠肺炎大流行促使人们开始或重新认识开放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开放学校教育必将被融入未来教育常态。在这个背景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开放学校教育理论和模式、科学制定开放学校教育政策——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我相信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的“他山之石”在很多方面能为我所用。最后,必须指出,开放学校教育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在远程开放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很多方面也都遵循和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原则。开放大学在促进开放学校教育发展上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弗兰西斯·费雷拉. 2013. 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的开放学校教育:成就与反思[J]. 中国远程教育(8):45-52,95-96.

托尼·约翰·梅斯. 2020. 开放学校教育:以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开放创新学校教育”模式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9):16-28,76.

Abrioux, D. A. M. X., & Ferreira, F. (Eds.). (2009). Open Schooling in the 21st Century. Vancouver: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Du Vivier, E. (2008). Costs and Financing in Open Schools. Vancouver: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Ferreira, F. (2010). Quality Assurance Toolkit for Open Schools. Vancouver: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Ferreira, F., & Gauthier, C. (Eds.). (2013). Open Schooling with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pening Doors, Creating Opportunities. Vancouver: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Mukhopadhyay, M., & Phillips, S. (Eds.). (1994). OPEN SCHOOLING: Selected Experiences. Vancouver: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Tyler, R.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收稿日期:2021-01-08

定稿日期:2021-02-10

作者簡介:肖俊洪,汕头开放大学教授,Distance Education (《远程教育》)(Taylor & Francis) 期刊副主编,SpringerBriefs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远程开放教育SpringerBriefs系列丛书》)联执主编。https://orcid.org/0000-0002-5316-2957

责任编辑 韩世梅

猜你喜欢
英联邦教育资源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查尔斯王子,下任英联邦国家元首
英联邦秘密研究女王继位人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