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的校本化实施

2021-09-10 17:59李永恒车英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学科融合

李永恒 车英子

【摘 要】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芳草地国际学校将信息技术学科与网络安全课程深度融合,设计出适合本校的网络安全教育的校本课程,以“一个核心”作为引领,以“两个清晰”明确课程起点和内容,以“三种方式”实施课程教学,以“四条路径”保障信息安全教育的系统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国家安全观;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学科融合;实践模式

问题的提出

1.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需要

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网络安全教育要融入各学科专业教育教学。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明确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网络安全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缺少深度融合,出现了“两张皮”、知行脱节的现象,存在简单化、碎片化、口号化等问题。

2.小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

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与信息防护能力相对薄弱,容易成为网络安全问题的受害者。网络上一些信息真假难辨,容易误导小学生;一些有错误导向的信息,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一些网络交友、互动游戏,存在泄露隐私信息等网络安全的问题。学生网络安全知识薄弱,网络安全意识贫乏,网络安全风险应对心理不成熟。

3.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专业资源不足

网络安全教育专业资源严重不足,个别内容散见于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缺乏系统整合,主题雷同化。把网络安全教育等同于网络使用教育、病毒查杀教育,停留于浅层次的“技术教育”。关注学生人身安全多,但是关注学生网络安全不足。传统意义上的宣讲内容形式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形式多为宣传广播、宣传小报这类较为“理论性”的媒体。

课程设置与教学

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问题堪忧,缺少系统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是其重要原因。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网络安全教育深度融合应用,创新教学方式、梳理实践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构建和实施了“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组织研究团队设计和编排课程单元,以“单元主题+课程资源包”的形态定型。从基础课、拓展课、特色课三个层级领域,对单元课程开展设计实施、验证和改进,持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建,突显学校课程的学思知行的特点(图1)。

遵循“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大背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课程实践模式。

初步探索阶段(2014年至2015年)。聚焦解决重点问题,构建课程体系,分别在低中高年级,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实践。

课程实施阶段(2016年至2017年)。对课程实施不断实践、反思和完善。从制定课程大纲、编写课程内容、改进课程体系、筛选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经验几个方面开展实施。遵循科学性、教育性等原则,规划出不同年级学习目标和要点内容。

模式建立与推广阶段(2018年至2019年)。整合学校内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散乱与零星的状态,探索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用课程模式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品质与影响力,并推广到不同省市的兄弟校与相关基地校,达到全面、系统、均衡地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

课程评价阶段 (2020年至今)。设计网络安全教育评价量表,制定芳草地国际学生网络安全行为规范。通过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当前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修改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使课程更科学与规范,更具推广价值。

课程总结与成效

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逐渐梳理出来“一个核心、两个目标、三种方式、四条路径、五个群体”的实践模式(图2)。

1.“一个核心”作为引领

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技术,以“认知、理解、认同、践行”作为课程核心设计理念。

2.“两个清晰”明确课程起点和内容

首先要清晰学情,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后深度访谈,问清青少年不同年级对应“网络安全教育”现有的认知,清晰学情,暨清晰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起点。

其次要清晰教学目标,拓展多样学习内容来源。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素材涉及广泛,融汇了事例、知识、活动和图片等。

最后在网络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内容的编排上,贯穿了事例感知、知识梳理、活动实践三条线。把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内容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有效解决了网络安全教育简单化、碎片化的问题。

3.“三种方式”明确课程的教学实施

为提高网络安全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特点与网络内容,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式(图3)。

情境化教学方式,把情境影响与网络安全正确认知紧密结合,让小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认知问题现象,理解产生原因,认同解决方法;践行正确的网络安全行为,涵养网络安全的德性,启迪网络安全的悟性。

资源化教学方式,依据“学习支架”理论,解决了教学课时少、课堂上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为每一个学习资源制作二维码,孩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共享速度快,学习效果好。

流程化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混合式学习参与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四个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中学生所学内容的内化与生成。

4.“四条路径”保障教育教学和谐统一

(1)主题式学习路径

基于教育信息化2.0,以学生“体验”为原则,选择学生身边的、来自真实生活需求的情境化主题,如网络安全教育基础课的“设置安全的网络密码”“保障智能手机安全”等课程的教学。

(2)学科融合路径

以“数据”为基础,基于数据分析,改进单学科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突显跨学科协同与融合。例如,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与语文课教学内容融合,应用演示文稿或文档编辑,开展网络安全小卫士知识宣讲、制作网络安全行为规范倡议书等。

(3)知行合一路径

教育信息化2.0下的教育边界将更为模糊,以“联接”为要义,跨越边界。从教育内部“小联接”走向教育与其他各领域的“大联接”。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从认知到理解,从认同到主动实际操作。此外,突出践行是芳草地国际学校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亮点,这也加强了知行合一的结合度和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网络安全的实践中提升信息素养。

(4)专题活动路径

学校基于每年九月份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结合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每年同期同步举办芳草地国际学校“网络安全宣传周”。

一周时间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真实性的网络安全案例,真实的案例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消除了学生在网络安全应用上的认识盲点和误区,让网络安全变得可感可知可行。

5.成效与推广

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达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五个方面的协同联动,网络安全教育的模式,由一校拓展到多校的实践;由朝阳区拓展到北京市多个区学校的探索;由北京市拓展到贵州省贵阳校区、云南省昆明校区的实践;由线下教学拓展到线上教学,与全国多个省市的五万余名师生共享网络安全教育经验,成效显著。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模式具体主要面向与推广到以下几类群体。

学生群体:学习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利用网络安全知识保护自我和他人。每年举办小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的漫画、绘画、手抄报作品比赛。教师引导学生互评作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了《芳草地国际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每个学期末让学生以此对标开展网络安全行为自评。

教师群体:为跨学科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赋能。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网络安全教育师资人才,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与网络安全教育有关的公开课论文获奖达十余项。

家长群体:结合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让家长成为网络时代的模范父母,让家庭成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教师与家长共同把孩子培养为网络安全小卫士,成就每一个家庭,实现了家校共育。

学校群体:组建“网安启明星”工程骨干教师授课团队,基于成熟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实践模式,以不同地区的兄弟学校为对象,建立网络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校。制作系列课程资源,培养优化师资队伍,扩大讲师团队,开展巡回讲座,开展范式教学等,成就更多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

社会群体:面向全国全面推广网络安全教育,旨在通过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网安启明星”工程打造成网络安全教育的希望工程,进一步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储备信息安全人才。近几年,北京卫视、搜狐教育等媒体,先后做过报道和宣传,凝聚起社会各界,维护网络安全的共识与合力。

网络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公益讲座、网络直播、学习强国APP、北京市空中課堂等平台,面向全国多个省市的万余名教师、学生共享,宣教范围也逐步向机关、企业、社区延伸,观看量十万多次,有十节微课入选2020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官网平台展播。

我们将不断深入探索与实践,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贡献力量与智慧,为一线教师、研究者及管理者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参考文献

谢英香.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20(7): 93-96.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