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展望

2021-09-10 10:40张广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2期
关键词:定量研究

[摘 要] 自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面世以来,高等教育学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在争议和关注中前行,特别是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学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何种方法一直探讨中。当下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高等教育学对传统教育学研究方法的依附;二是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科界限模糊;三是以高等教育学自身为研究方法。相对于其他学科,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更为复杂,学科更具有特殊性,这导致高等教育学学科缺乏独创性,过于理想化。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对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误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学中主要分为顺序结合、动态分析和一对多的研究方法,并且提出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中的展望。

[关键词]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高等教育学;应用和展望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大学道德治理研究”(NGJGH2017022)

[作者简介] 张广成(1994—),男,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2-0010-04    [收稿日期] 2021-04-21

1984年,潘懋元编写了第一部具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特色的《高等教育学》书籍后,高等教育学学科正式被国务院确立为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自此以后,高等教育学迅速发展,不仅在高等教育的出版书籍上取得了一定数目的突破,而且在体系跨度上取得一定的进展。以潘懋元编写的《高等教育学》为主体,先后出现了各地方出版社编写的《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书籍,在体系上学科研究内容为:学科总论、高等教育简史、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体制、高等教育的教学论等。这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高等教育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任务。尽管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自高等教育学学科被设置为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仍然存在着问题,其中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一直备受争议。

一、相关概念的解读

(一)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即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按照某種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现象进行归纳分析的过程,可以了解教育现象、探求教育规律,从而丰富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分为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具体概念如下。

宏观层面:主要从全局或者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如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于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分为分析、演绎、推理、归纳。

中观层面:介于微观和中观之间的分类方法,内容更加全面具体,内容更加翔实,常见的如历史方法、实证方法、实验方法。

微观层面:从细小的角度看待问题,把问题进行细化再解答。如高等教育分为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经济学等。微观层面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观察、问卷、访谈、调查等。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从人文学科中推演出来,主要用语言符号或者抽象的概念通过描述阐述事实,揭示事物内在的属性。它根源于思辨主义,注重对事物的整体把握,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完全分开的,研究者介入研究情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常见的定性研究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

2.定量研究:始于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而后逐渐引入社会领域,即关于事物的测量及构成某一现象或行为的若干因素,对某些因素的量化比或者各因素之间量化关系的研究。定量研究着重于自然科学,运用数据工具进行分析,根源实证主义,注重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且做解释。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独立,社会现象客观存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存在逻辑因果关系。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方法、实验观察方法、统计方法。

二、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

(一)对传统教育学研究方法的依附,缺乏独创性(1957—1988)

自1957年厦门大学教育教学教研室编写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学讲义》以来,这本内部通行的讲义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984年,潘懋元组织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正式的《高等教育学》问世,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进入正轨。借用传统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及观点后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方法是对传统教育学进行了参照,有了现成的理论基础,对于高等教育学现象的了解和掌握便有了一个捷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高等教育学的建设。虽然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也适用于传统研究方法,但对传统教育学研究方法的依附,使得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在发展中提出质疑:高等教育学算是学科吗?如果算是一门学科,自己的研究方法在哪里?毫无疑问,高等教育学在初建时期吸收借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研究方法,其具有合理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今天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十几门专业的学科,仅仅采用传统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这对高等教育学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适切性。

(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科界限模糊(1988—2000)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研究方法”中提出了8个研究视野,并提出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参考点,对研究高等教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打破对传统教育学科的依附,也提供了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思路。受伯顿克拉克的启发,潘懋元组织编写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使得多学科研究方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模式。多学科研究方法作为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组织、政策、科学等观点,这些观点互相结合,形成多种研究方法路径。基于此,潘懋元提出著名论断:“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研究方法可能就是多学科的研究方法。”[1]高等教育学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打破传统学科的标准,打破保守思维,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新的概念。但是多学科教育学研究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难出现以下疑问:多学科研究方法是不是将所有学科混杂成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呢?多学科研究方法会不会导致高等教育学逐渐脱离母体普通教育学而陷入另一个怪圈?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谋求多学科的共同发展,但是同时必须尊重不同学科的个别性质,否则会忽略个性”。[2]

猜你喜欢
定量研究
交通辅警职权范围之界定
锅炉运行氧量对锅炉燃烧效率影响的定量研究
组织文化定性研究
浅谈数字传感器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优势
本科生教学视角下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内涵研究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创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研究
汉语词汇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