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1-09-10 04:27李权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创新创业

李权

[摘 要] 如何全面开展与深入落实对师资要求颇高的“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是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首先借助导师制下的师生协同创新创业团队,选拔有坚定理想信念、对自我要求较高的潜在优秀学生,然后以“基础巩固—专长发展—社会融合”为培养路径,通过整合师、生、校、企、家等多方力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智体政志”新五育并举的拔尖领袖人才。

[关键词] 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拔尖人才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三全育人理念下‘新五育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究”(20YB087)

[作者简介] 李 权(1989—),男,湖北鄂州人,物理学博士,江西理工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2-0099-04          [收稿日期] 2021-01-09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此做出响应并指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改革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2]。“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理念[3]为社会主义办学指明了方向并广受认可。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师比过高[4],因此如何结合高校具体实际,开展与落实对师资要求更高的“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与难点。

在“双一流”建设[5]背景下,高校往往不愿将师资投入回报比低且见效周期长的“美育”与“劳育”上。因此,如何避免高等教育再次以智育为中心并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我国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2019年8月,随着《关于深化新时代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6]的印发,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关注焦点。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因此高校要更注重大学生的“政育”“志育”工作。当前,我国迫切需要通过“政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也需要通过“志育”树立远大志向、锻造坚韧意志并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因此,“德智体政志新五育并举”是当前更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理念。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诸多优惠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迎来热潮。鉴于此,通过创建师生协同创新创业团队以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壮大完善导师队伍,并在导师制下利用“基础巩固→专长发展→社会融合”三步走模式以弥补高等教育在智育中的实践短板。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大多以智育为中心,忽略了大学生的德育、体育、政育、志育。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7]中提出了“三全育人”概念。该文件对“三全育人”的深刻解读为“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即整合师、生、校、企、家等多方力量,全程、全方位地培育以德育德的德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智育理念、科学定制的体育理念、真学实做的政育理念、远大坚韧的志育理念。

一、“新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

(一)德育——以德育德

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8]。德育者先要立德才能育德,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亲其身、信其道、扬其德。德育工作始于礼育,礼仪是道德的外化表现,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针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途径单一、社会实践缺乏等问题,本模式以“以德育德”为德育理念,以“以文孕德→以礼修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培养路径,通过创建师生协同创新创业团队,使学生能够全程沉浸于优秀师生打造的良好德育环境,通过学习使用新兴技术以丰富德育途径,通过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以开展实践中的德育工作,从而在德育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智育——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理念的内核,这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对后世影响深远。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深入了解;然后结合学生个人兴趣与特长,进行分类指导、逐步提升;最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筑梦逐梦。针对当前高校智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专业基础薄弱、工程实践能力不足、课程知识体系滞后、教育产品化严重等问题,本模式以“因材施教”为智育理念,以“基础巩固→专长发展→社会融合”三步走为培养路径,在“导师制”下利用职业规划、协作学习、学科竞赛、项目实战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發展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从而为行业、社会、国家培养并输送技术人才、创新人才以及拔尖领袖人才。

(三)体育——科学定制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制、体育锻炼少等,归根结底是缺乏对身体健康的科学认识以及对体育运动的持续坚持。科学定制是针对学生身体状况与兴趣爱好,为学生量身定制科学的作息、饮食、运动计划,从而引导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健身意识。本模式以“科学定制”为体育理念,结合学生身体情况与兴趣爱好,为学生量身定制出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建议表、饮食注意事项表、体育锻炼规划表,并定期宣讲养身知识与健康常识,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打造强健的体魄。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创新创业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