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文化馆群文摄影的研究

2021-09-10 07:22黄孝亚
摄影与摄像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

黄孝亚

文章对基层文化馆与群文摄影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工作内容、横纵联系与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阐述群文摄影工作的特殊性质,最后提出科学开展摄影工作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把握摄影原则、借助新媒体平台、注重人员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文化馆的群文服务水平、拓展群文摄影展示空间,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摄影作品。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摄影技术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群众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国内文化馆通常为县、市文化事业单位,作为文化活动的核心,其主要职能是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并传扬优秀文化。摄影文化作为文化馆的重要内容,在记录生活、宣传教育与文化传承等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对此,应明确文化馆与群文摄影间的关系,正确定位摄影工作性质,并采取科学高效的措施,促进摄影工作的繁荣发展。

基层文化馆与群文摄影的关系

文化馆作为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主要职能在于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国民文化品味,助力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各级政府纷纷意识到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扶持文化馆建设,为群众文化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前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迎来新的发展“春天”,摄影在文化馆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获得更多群众的认可与参与。在网络信息时代下,数码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为摄影爱好者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例如,随着社交媒体的陆续诞生、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全民普及等等,让大众能够随时用手机记录旅行中的美景、美食。在“全民晒图”浪潮的推动下,部分摄影爱好者已不再满足于朋友圈发图或个人网络空间的分享,而对自身现有摄影水平和图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更渴望能够在广阔的媒体平台或社会主题摄影展览上展示作品。但在全民摄影时代下,每个人都可担任摄影师,却很难获得更多面向社会展示作品的机会。对此,基层文化馆可为其提供展示舞台,使更多优秀摄影作品能够面向大众公开展示,满足摄影爱好者的心理需求。同时,群文摄影艺术又重新焕发生机,助推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1]。

文化馆摄影工作性质定位

工作内容多样

在文化馆提供的培训门类中,摄影培训属于主要内容之一,且涉及面广,具体如下:一是培养对象年龄段较多,目前主要分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且摄影水平参差不齐,但对摄影都有执著爱好。这就要求文化馆摄影老师必须定期为培训对象提供不一样的专业知识指导,搭建技术交流的平台,在分层分类理念引导下丰富培训内容,为不同摄影群体给予更多的选择。二是培训内容较多,培训内容的详细划分可使摄影工作更具针对性,使不同水平、爱好的人员都能够经过相应培训提升技艺。在摄影培训工作中,可结合本地风土人情、城市风貌开展不同主题的摄影采风,让更多爱好者参与进来,相互交流,总结经验,评选出优秀学员作品选入到各类摄影展览中展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横纵关联较强

文化馆摄影的联络性较强,主要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其中,向上联络主要是与文化事业部门、国内专业摄影报社间的联系;向下主要与业余摄影人员间的联系;横向联络主要为地区内各摄影单位的联系,要求单位之间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拍摄出更多富有创造性和地域性的摄影作品。

人员素质要求严格

文化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与常规单位相比有所区别,内部体系相对简单,但对每位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常常要求一人承担多项技艺,尤其对摄影干部要求更加严格。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灵活运用专业技能传达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等职业精神,在先进摄影理念引导下积极为社会发展、摄影行业进步而服务;其次,要求其拥有高超的职业技能,不但能够熟练使用先进摄影设备,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摄影作为文化馆的主要职能之一,承担着先进文化传播的使命,摄影干部更应与时俱进,发挥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2]。

基层文化馆群文摄影的发展措施

为满足群众文化的现实需求,基层文化馆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要。但根据群文摄影发展现状可知,受多种因素影响,文化馆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例如,基建设施不足、作品展览空间狭窄等等,导致群众摄影得不到充足硬件保障,许多摄影活动只能是自娱自乐,无法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对此,文化馆应站在群文建设的立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群文摄影艺术发展。

把握摄影原则,提高服务水平

摄影可通过艺术方式展现现实生活,该项活动富有较强的创造性与想象力,但文化馆的群文摄影与自娱自乐不同,在特殊环境下需要遵守一些规定。首先,文化馆摄影具有宣传、服务功能,要求摄影人员明确把握工作的大方向,利用摄影工具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弘扬正能量。群文摄影还要求将镜头聚焦在普通百姓身上,树立服务大众的思想理念,选取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素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并通过多样化艺术形式挖掘生活中的感人事迹,为欣赏者带来心灵震撼。透过摄影作品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丰富满足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其次,基层文化馆是组织开展群文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群文摄影发展中,文化馆应积极发挥服务作用,为摄影艺术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对此,应加大基建投入力度,结合群众多样化摄影需求,为参与者提供活动展览场所,例如,加大摄影展厅投入,方便文化馆办展需求,同时,也能为社会摄影群体提供展示的舞台,加强对外交流,为当地的摄影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此外,还可借助当地的摄影协会,聘请有知名度的摄影专家,定期的开展摄影沙龙活动,吸引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交流切磋,满足城区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文化馆的服务水平。

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群文摄影展示空间

当前科技不断升级换代,为摄影艺术普及创造更多便利,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新媒体的诞生为摄影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传统媒体背景下,摄影作品主要依靠报纸、杂志与电视等媒介进行传播,传播范围較为狭窄,群文影响力始终受到抑制。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后,作品传播打破了空间、时间上的障碍,多种类型的作品可瞬时传播开来,极大的提高了作品宣传的时效性。文化馆作为群文摄影的主体,应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扩展建设与发展的空间,为优秀摄影作品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与以往摄影展示中送稿、冲洗相比,新媒体平台下摄影作品可借助网络渠道上传到各大社交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评选,确保公平公正,还可根据作品内容挑选,为特定主题摄影提供素材,扩大文化馆在群文发展中的影响力。此外,文化馆还应在网上创建完善的档案系统,存储优秀的摄影作品,为摄影团队能力培养提供参考,还可避免优秀作品遗失[3]。

注重人员培训,提高摄影者综合能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下,数码相机、无人机、手机等,使摄影变得更加便捷智能,也让进入门槛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低,同时,也发掘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基层文化馆摄影老师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还要拓展到满足基层摄影培训,为基层摄影爱好者提供辅导工作,使其提高摄影技能,助力基层打造群众摄影团体,措施如下:

1 加强辅导与培训

在辅导过程中,应选择基础理论知识入手,禁止从专业课程中盲目选择,强化基础应用和实际操作,多拍多练,在此基础上提高受训人员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传授更多实用高效的摄影技巧,使其能够灵活利用拍摄器材准确传达内心情感,并从中提炼艺术内涵,呈现出艺术高于生活的特点。在辅导工作中,辅导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细心讲解摄影技巧,为摄影人员提供更多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最后,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巩固练习,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应组织摄影者相互交流分享,在艺术熏陶下互相探讨,迸发出思维火花,为群文建设呈现更多优秀摄影作品。

2 开展专家讲座

群文摄影的高效开展要求摄影人员日常多深入生活拍摄,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要求摄影人员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文化馆应定期开展摄影讲座,要求行业专家传授技巧与经验,还要进行信息操作技能培训,如图片的后期PS制作等,实现前期拍摄与后期修图两手抓,馆内还可组织新老摄影师互动,有助于青年摄影师成长[4]。

3 加强各地文化馆间交流,拓展摄影艺术交流范围

例如,定期开展摄影联谊展览等,邀请周边技术高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攝影个人或者团体参与进来,汇总优秀摄影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群众,使群众潜移默化的被摄影艺术熏陶,逐渐提高文化素养。摄影技术的构成要素众多,如主题选取、光线、色彩、构图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业训练才可掌握,馆内应定期向摄影人员传输新的拍摄理念与方法,还应与群众意见相结合,拉近摄影人员与基层群众的距离,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才可创造出符合群众审美的作品。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下,群文摄影作为文化馆的重要内容,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与定位。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馆内管理者应正确认识到群文摄影的价值与作用,通过把握摄影原则、借助新媒体平台、注重人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更多优秀摄影人员,不断拓展摄影作品展览渠道,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多助力。

参考文献:

[1]叶晓红.文化馆摄影工作的定位与应用[J].中国西部,2017,000(007):7-9.

[2]王丽丽.有关群众文化活动与基层文化馆的建设研究[J].中文信息,2019,000(006):256.

[3]杜静华.文化馆群众业余摄影辅导浅议[J].戏剧之家,2020(06):21-22.

[4]张己阳.浅谈基层文化馆群文摄影[J].文化月刊,2018,000(002):128-129.

猜你喜欢
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与基层文化馆建设策略研究
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馆如何在新时期开展群文活动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试论基层文化站(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浅析基层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