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患者ICU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2021-09-10 21:16姚婕
健康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观察

姚婕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肝衰竭患者ICU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 取自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肝衰竭患者57例作为实验文本,全部采用ICU护理ICU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57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各1例,总计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2%,死亡2例,死亡率为3.51%。结论 急性肝衰竭患者接受ICU护理干预措施可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ICU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效果;观察

急性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而导致的合成、排泄、生物转化、解毒等严重肝脏功能障碍,患者常伴有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黄疸、腹水等临床症候群[1]。一般为急性发病,病情发展较快,具复杂性、危重特点,有研究资料提示,在治疗过程中采用ICU护理干预措施可获得理想的效果[2]。基于此,本文结合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实施ICU护理干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观察评价,详情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自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肝衰竭患者57例作为实验文本,全部采用ICU护理ICU护理干预措施。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患者本人及家属已了解研究各事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凝血功能缺陷的患者,合并肝脏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具有精神类疾病表现的患者。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患者的年龄处于26-59岁之间,均龄(39.67±8.78)岁,男女比例32:25。发病机制分为各种毒素引发中毒、药物性肝衰竭、重型肝炎分别有患者11例、19例、27例。

1.2 护理方法

全体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涵盖禁食、保肝、抗感染、营养支持、血液滤过等,在此基础上全部实施ICU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执行如下:

1.2.1 基础性护理措施

一、口腔护理,采用pH试纸测试患者口腔中pH值,据此选择合适的护理液擦洗,注意保持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患者的口腔黏膜;二、皮肤护理,采用braden评价表实施评分,16分及以下的患者可使用安普贴保护其骶尾部,抬高患者的双足,在更换气管插管胶布时,对于患者的粘贴部位选择3M伤口保护膜予以喷涂,待其干燥后贴上胶布。三、针对患者的病情仔细观察,每间隔30-60分钟为其测量1次血压、脉搏等,同时监测其血电解质、体温等,保障血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正常。

1.2.2 生命体征的监测与管道护理措施

患者一进入ICU,应当对其生命体征等实施心电监护,必要时可进行吸氧操作,同时采集实验室标本。有效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将其相关指标实时记录于床边护理记事板上方。管道护理对于急性肝衰竭患者而言极为重要,患者常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水肿等表现,且有突然加剧趋势时,实施浅静脉穿刺难以达到效果,应当实施深静脉置管,促进治疗、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如患者伴有呼吸衰竭表现可实施人工气道护理,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操作,选择合适的呼吸机为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并观察其痰液状态,为其合理吸痰处理。结合患者的病情有效置入胃管,同时实施胃肠减压,并叮嘱患者禁食,仔细观察患者的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合理实施倾倒、更换,做好相关记录。可极易受到致病病菌影响而产生呼吸道感染,且病情不断恶化,在ICU护理过程中常使用抗生素,其目的在于感染面积的下降而对感染起到控制作用。主要是利用静脉输注药物,治疗期间对于盐水的注入量应当严格控制,以不超过500ml为宜,速度控制于每分钟20滴左右。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规范,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个性化护理。

1.2.3 并发症护理措施

急性肝衰竭患者常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出血、肾脏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护理过程中应当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如对其情绪、心理变化进行仔细观察,注意其是否出现意识障碍,可让其口服甲硝唑、庆大霉素等药物预防肝性腦病。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观察其大便颜色、性状,注意量否发生便血、黑便情况,可采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必要时采用输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率,以此反映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常见并发症包括脑水肿、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

2.结果

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率

对于57例急性肝衰竭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各1例,总计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2%,死亡2例,死亡率为3.51%。

3、讨论

肝脏在人体器官中十分重要,其功能包括生物转化、合成、解毒、免疫防御等[3]。急性肝衰竭是指患者原本无肝脏性疾病,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突然发生较多肝细胞坏死或肝脏功能障碍的疾病,一旦发作,严重威胁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针对其急性发作这一典型性特征,为更有效、及时对病情予以诊治,可立即送入ICU进行治疗,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4]。ICU护理干预在加强基础性护理措施的同时,还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个性化的体征监测、管道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5]。

研究结果证实,经护理干预后,57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各1例,总计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2%,死亡2例,死亡率为3.51%。综上所述,急性肝衰竭患者接受ICU护理干预措施可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冬霞,李莲惠,朱跃科. 12例妊娠急性脂肪肝肝衰竭的临床护理及结局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7,18(3):244-245.

[2]徐闻清. 急性肝衰竭患者的ICU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34,39.

[3]张晓坤,王梅花,王东丽,等. 急性肝衰竭病人的ICU护理对策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5(8):60-61.

[4]陈要萌. 急性肝衰竭患者ICU护理效果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6):791.

[5]薛云龙,武秀连,王文慧,等. 急性肝衰竭患者的ICU护理体会[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3(13):133-134.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观察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