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标识在心外科护理质量安全中的应用

2021-09-10 21:16胡会丽
健康护理 2021年7期

胡会丽

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在心外科护理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心外科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参考组(50例)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50例)常规护理+管道标识,观察患者满意度、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等。结果:研究组总满意率98%相比参考组的72%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8%对比参考组的32%明显更低(P<0.05)。结论:心外科护理质量安全中应用管道标识,可有效降低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安全性,并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管道标识;心外科;护理质量安全

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遗留极大的创伤,甚至涉及到心脏与肺部等部分重要脏器,由此致使患者术后通常需要留置大量管理来维持后续治疗,然而这些错综复杂的管道围术期存在不少危险因素,并且对临床护理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若护理出现错误,则可能会诱发不良事件,给护理安全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威胁[1-2]。本文作者对心外科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出以下报道,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部分参考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期间本院心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考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4-76岁,平均(46.27±1.59)岁。研究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5-77岁,平均(46.89±1.74)岁。病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置留管道护理等。

研究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联合管道标识,其中常规护理见参考组,管道标识管理如下:第一,管道标识的设计与制作。护士需要选用规格为4.0cm×2.5cm的红、粉、棕、绿、白五色粘贴纸当作标识材料,并且严格遵循“统一、规范、醒目”等原则进行制作,同时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填写辨认,贴纸中间需要印上名称、置管刻度与置管日期等眉栏。第二,标识使用。护士应该保证各管道对应标识颜色,比如肠胃营养管对应标识白色,中心静脉导管以及PICC导管对应标识粉色,导尿管对应标识棕色,空肠营养管对应标识绿色,胸腔引流管对应标识粉色。护士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马上分类号各引流管,仔细黏贴标识,并且将管道名称、置管日期以及置管刻度等眉栏在标识条上一一注明。第三,标识管理要求。护士需要按时给予患者巡房查看护理,重点查看标识有无发生脱落、管道有无堵塞、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等状况,同时有机结合对应症状及管道标识初步对患者作出诊断,及时告知临床医生采取适当的促使进行治疗,预防出現病情恶化现象[3]。医院需要定期给全科室护士提供管道标识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加深对管道标识管理的认识,重度关注管道标识,并且掌握各颜色贴条所对应的管道名称。

1.3观察指标

(1)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2)满意度评估。采取本科室自主研究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判断标准如下:以100分为满分,得分不低于90分,判断为十分满意;得分在60-89分之间,判断为满意;得分低于60分,判断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原理

选用SPSS 22.0软件为工具完成全部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视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描述形式为百分率“%”。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分析

组间满意度对比,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

组间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2。

3.讨论

管道标识应用在心外科护理质量安全中,能够提升患者术后留置管道清晰度,护士临床操作及交接班过程中也可以轻易辨别各管道,有效帮助护士快速查对管道,减少工作量,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由于护士交接班辨认管道反复牵拉对患者造成伤害。管道标识自身携带的色彩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警示有关医护人员,促使护士加深对患者身上各种管道维护的重视,确保管道不受堵,并且警示护士加大管道交接班管理力度,从而避免护士因无法正确辨别各管道用途而诱发错误给药及错误更换管道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管道标识中的标识设计具备较高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整洁、简单、操作难度低以及不容易受潮脱落等,临床应用后护士能够针对性的快速查对各管道,相对于以往不使用管道标识的护理工作来说,护士人员工作量明显更低,其工作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同时管道标识的应用,更有助于护士科学评估患者管道情况,并且按照患者具体的身体情况制定一个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案,从整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心外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应用管道标识,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并显著提升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与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君梅.颜色标识在外科病区无菌物品管理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9(4):66-68.

[2]张敏,蒋萍,聂雷霞.管道标识在腹腔引流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8,12(6):468-469,473.

[3]程锦珍,朱彩云,李格宁,等.管道标识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7,6(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