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1-09-10 01:02周梅
健康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对策老年

周梅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的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一2020年3月98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98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于2020年4月一2021年4月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将这段时间段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1020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见问题变化情况,综合评价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前,对照组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包括导管堵塞30例(3.06%)、皮下气肿19例(1.94%)、静脉炎115例(11.73%)、液体渗漏12例(1.22%)、静脉血栓形成9例(9.18%)、静脉痉挛18例(1.84%)。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后,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问题明显减少,各类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有效提高了静脉输液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同时还减少了患者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本文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老年;常见问题;护理对策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有效提高了静脉输液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同时还减少了患者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1],临床实用价值较高,目前已经广泛應用于临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治疗中。目前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患者在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时会出现导管堵塞、静脉炎、液体渗透、静脉血栓等问题[2-3],这些问题可导致留置针无法继续使用,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故分析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一2020年3月98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98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于2020年4月一2021年4月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将这段时间段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1020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见问题变化情况,综合评价护理干预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2019年3月一2020年3月98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98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84例,女性396例,平均(69.67±5.35)岁。选择2020年4月一2021年4月10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28例,女性392例,平均(70.52±8.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分析对照组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并就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原因分析和临床经验总结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观察组在实施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

1.2.2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常见问题变化情况。

1.3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2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前,对照组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包括导管堵塞30例(3.06%)、皮下气肿19例(1.94%)、静脉炎115例(11.73%)、液体渗漏12例(1.22%)、静脉血栓形成9例(9.18%)、静脉痉挛18例(1.84%)。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后,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问题总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导管堵塞、静脉炎、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脉血栓形成、液体渗透、静脉痉挛等发生率略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3.1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

(1)静脉炎 多发生于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后3~5d内,症状以局部血管红肿热痛为主,诱因包括穿刺血管损伤、输液速度过快、输注药物刺激等[4-5]。(2)导管堵塞 直接原因为血液回流凝固所致,临床诱因则包括封管方法不当、封管液选择错误、输液完成后未及时封管、导管局部受压等[6-7]。(3)皮下血肿 一方面与患者的血管条件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实施静脉穿刺者的护理技能以及操作熟练度有关[9]。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多较差,缺乏弹性,穿刺时较容易损伤血管内壁造成皮下血肿。(4)静脉痉挛 好发于冬春季天气较冷时,诱因包括肝素冲管不充分、液体温度过低等[10]。(5)液体渗漏 主要与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不当以及操作不当有关[11]。(6)静脉血栓形成 与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血流减缓以及血管内皮损伤有关[12],多见于长期卧床患者和反复多次置管患者。

3.2预防对策及护理方法

(1)强化学习与培训。科室定期展开业务学习和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培训,对静脉留置针操作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将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纳入日常技能水平考核体系中。经强化学习和培训后,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导管堵塞、皮下气肿、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下降,培训效果显著。

(2)开展健康教育。患者体位因素、自我护理不当是同样是诱发静脉留置针相关问题的原因,对此护理人员需强化健康宣教,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嘱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沾水、避免用力按压,若局部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还应嘱其加强下肢踝泵运动,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依从性,降低静脉留置针相关问题的风险。

(3)强化导管管理。护理人员在置管过程中确保无菌操作,每日对留置针进行局部消毒,注意日常输液速度,若输注刺激性药物,则应稀释后再输注,并于输液完成后冲管,需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者还应每周更换肝素帽,同时注意输液的缓解问题和液体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经针对性护理对策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即护理干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主要与静脉痉挛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有关,总体而言,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问题发生率明显改善,故能证实针对性护理对策的重要性和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静脈留置针常见问题,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璐.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1):353-354.

[2]吴海燕.临床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3(15):238-239.

[3]徐婉婉,张琳.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成功率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 26(10):69-70.

[4]侯田芬.运用品管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J].全科护理, 2016, 14(1):77-79.

[5]朱莱. 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J].健康前沿, 2018, 27(5):287.

[6]刘军.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 35(1):34-35.

[7]陈秀珍,王立军,杨毅.PDCA循环管理在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针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7,25(02):154-155.

[8]费苗苗, 马冬梅, 王芳. 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18):199-200+203.

[9]李丽萍, 左艳.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J]. 医药前沿, 2016, 6(11):238-239.

[10]杨雪,潘金玉.神经外科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7):47-48.

[11]姜宁霞.外周静脉留置针致液体外渗原因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91-92.

[12]吴迪,李莉萍,何桂英,等.1例接触性皮炎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致浅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5):18782.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护理对策老年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