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教改革创新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2021-09-10 07:22何曼
在线学习 2021年6期

何曼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大会精神,全面把握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任务,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职普融通 岗课赛证 职业技术大学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准确理解新发展格局理念下职业教育新趋势、新要求、新动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学习与解读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领航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高教研究》杂志、《中国教育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提供媒体支持。

会议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紧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学动能转换、产教融合层级提升等重点主题进行了宣讲,并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双高”建设、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会议认为,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对创新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和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作出了顶层设计。

全面把握六项任务 建高质量职教体系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新时代服务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和助力学生成就精彩人生等方面,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大会精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题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宣讲》的主旨报告中如是强调。

他从四个方面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一是准确把握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战略定位。二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三是坚定不移走类型特色的发展道路。四是坚决落实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并着重宣讲了全面把握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六项重点任务。

第一,树立科学的职教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巩固和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其中,他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五个面向”特征:一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二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三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四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五是面向工作的技能教育。

第二,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前提,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一是学校体系一体化。他特别指出了本科層次职业教育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并强调,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和办学类型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学校名称不变的“三高”“三不变”。二是标准体系一体化。三是培养体系一体化。四是育人机制一体化。五是评价体系一体化。

第三,健全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要在保证职业教育基本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加快由“办”职业教育向“管”职业教育转变,加快形成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一是要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二是要丰富多元办学主体,三是提高职业教育开放水平。

第四,构建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要在总结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破除政府部门间的政策壁垒,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将现代学徒制培养统一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大力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一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二要探索“岗课赛证” (即工作岗位、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三要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内容方式改革。

第五,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体制机制事关内生动力、发展活力。一要处理好部门间的关系,二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三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第六,强化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各地部门要从人财物、软硬件等方面健全机制,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

“这六个方面既是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我们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关键所在。”陈子季强调,要把这些工作做到位、做扎实绝非易事,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需要付出极大心血和智慧,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韧劲,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提高适应性 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及李克强总理作出的批示和大会精神为职业教育发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实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发展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钟秉林从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他指出,我国教育面临新的形势: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主要矛盾转化,公平与质量问题凸显;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科技发展驱动教育变革,学校面临严峻挑战。他针对关键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二是完善招生录取模式;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构建职普融通的教育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还要加强系统研究,注重顶层设计;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内涵式发展;坚持科学定位,注重各安其位;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制度保障;因地、因行业、因校制宜,开展多样化探索。”钟秉林说。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摆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善学表示,适应性是高等教育改革大势,职业教育适应性尤为重要,要全面理解职业教育适应性要求。他指出了適应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主要途径。第一,建立“1+X”标准。比如,建立类型教育基本制度、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等。第二,构建“双轨制、双通制”的体系,包括现代职业学校体系、纵向贯通、职普融通。第三,建设专业(群),包括设置依据、专业目录等。第四,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第五,锚定对象,要求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第六,狠抓质量,通过“双高计划”“三教”改革、实训基地、创新高地,培养提质培优的竞争力。孙善学认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趋向是“提高适应性、重视能力目标、坚持生涯发展”。

突出类型特色 办高质量职业技术大学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全面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义重大。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今年1月26日经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整合了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也是目前全国5所公办本科职业技术大学之一,开启了学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自学校启动合并转设工作以来,该校党委书记王振杰一直在思考:职业教育本科到底该怎么设、设置之后按照什么建、如何建成高质量职教本科?“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我校专门组成团队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谋划了未来发展思路,形成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王振杰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办高质量职业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一是抢抓机遇,高起点设置本科职业技术大学;二是把握政策,高标准对接本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三是强化内涵,高质量建设本科职业技术大学。

从“层次”到“类型”,职业教育已驶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把优化类型定位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抓住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赵伟分享了他对优化职教类型特色的思考与实践,并提出了优化职教类型特色的五个要点。一是在理论上清晰地明确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重要区别。三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面向的是不同禀赋的学生。四是政府在行政管理上要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五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