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的思考

2021-09-10 06:15张静
健康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有效措施

张静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物质需求得以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外界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公共卫生消毒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现阶段,因为流行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所改变,所以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难度非常大,如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解决,找出有效措施改善弊端现状,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进行了重新思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有效措施;研究;思考

引言:公共卫生是公共事业的重要构成,它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出强大助力。公共卫生事业涵盖内容颇多,需要预防重大疾病,也要监测疫情传播,还要进行各种资源的合理分配,完善卫生管理制度,研究新的保障措施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工作的开展,既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能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做好日常防范,取得理想成果。笔者凭借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消毒、控制发表几点新的看法。

一、我国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的现状

(一)患病种类和人群增多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研发,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变化。传染病的种类,患病人群正在不断增加,必须引起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艾滋病、H1N1、乙肝、肺结核以各种方式在传播[1]。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都充分印证了传染性疾病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它的高死亡率,低治愈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导致家庭破裂的主要因素。

(二)控制力度严重不足

我国传染病的控制现状并不乐观。首先,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差距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很难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其次,资金的投入力度不足,相关技术、基本设施不够完善,从整体层面上而言,传染病的防控水平非常弱。另外,卫生部门大多以个体形式存在,一些以盈利为主的医疗机构占据市场,人们缺乏很强的预防意识,给疾病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好的条件;最后,部分医生未能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他们对传染性疾病一知半解,预防工作、控制工作无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疾病蔓延越来越快,危险因素越来越多。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坚持着“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原则,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和相关防控人员也要用心服务于整个社会,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二、我国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

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要对基层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群众的健康意识,为后续管控计划的落实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相关部门有必要发挥协调作用,定期组织宣传活动,使群众对于各类传染病有准确的认识,同时锻炼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工作开展起来更显高效[2]。

基层群众的科学认识非常到位,面对传染病、治疗传染病时不会表现的过于恐惧,方便工作人员集中消毒,提高了控制实效,减少了疾病的爆发可能。

(二)切断传染源与途径

在一个地区内发现了传染病,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好控制工作,要优先制定防控方案,具体下达防控措施,来指导群众进行自我保护。疾病预防机构还要对传染区域内的人与动物严格筛查,将潜在危害控制起来,防止病情继续蔓延。疑似传染病的患者需要隔离处理,汇报上级管理部门,提前做好应急工作,彻底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3]。除此之外,在卫生防疫工作进行过程中,环境管理和媒介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将细菌物、排泄物、垃圾正确处理好,才能在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继续传播,让消毒控制取得好的成效,相关部门建立起一个权威的社会形象。

(三)监控疫情的变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一直处于飞速的发展状态,不同类型技术的推广应用,给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消毒控制提供了很大便利。各个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对行政部门下达的政策文件进行系统性研究,并且整合信息资源,及时分享到公共网络中,监控疫情的变化趋势,能让其他人员借鉴想法和经验。其他人员可根据本地区的疫情状况、防疫情况,制定出符合地区实际的防疫方案,这样一来,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规划将会显得异常顺利。利用好信息平台,把各类传染病监控起来,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监测防控,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消毒漏洞随之减少,控制效果尽如人意,这是一举多得且成效顯著的。

(四)巧妙利用现代化技术

我们要对流行传染病的蔓延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4]。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部门可采用现代化技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借助先进手段控制传染病,通过相关平台宣传疾病信息,让其他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做好心理准备,具体研究防治方法,主动捍卫群众利益。传染病发生蔓延后,人们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还要共同商讨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防控能力,保证群众的身体健康,这是每一位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共同肩负的职责使命,更是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的目的所在。

(五)尽量减少传染媒介

传染病通过各种媒介在传播,预防、消毒、控制时必须及时减少媒介因素。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其核心在于加强环境治理,减少相应媒介,当传染源能够有效控制起来,消毒工作面临的诸多困境自然而然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不稳定因素、不安全因素、复杂因素随之增多,给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工作增加了很大负担。现阶段,流行传染病种类是非常多的,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可知,其患病人群也在小幅度增加,传染病防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相关部门需要为之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不断加强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自我保护,及时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根据具体的变化趋势,找出有效的监控措施,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工作将会走向一个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杨晓旭,祝合军.关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6)1178-1180.

[2]刘发军.基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172-173.

[3]刘新宇.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的探索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5)156-158.

[4]王昌峨.关于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06)182-183.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传染病有效措施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传染病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