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1-09-10 07:22卓琴琴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恶性肿瘤负性情绪

卓琴琴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并接受放疗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实行常规的护理,后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比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在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化解部分负性情绪。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恶性肿瘤;负性情绪;影响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了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对于恶性肿瘤,人们还没有找到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进行预防和抑制。其中放疗就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但是放疗过程比较痛苦,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会在身体上面临较大的变化,在心理上也会面临较大的压力[1]。而负性情绪的大量积累并不利于抗癌,甚至还会导致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恶性肿瘤放疗的过程比较复杂,治疗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即使这样也无法完全治愈,这也是导致很多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重要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并接受放疗患者12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中女性25例,男性35例,患者年龄为46-73岁。实验组中女性26例,男性34例,患者年龄为45-7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纳入标准:①结合影像学资料,本院专家医师判定患者所患疾病为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接受放疗。②患者依从性较高,并自愿配合调查,保证不会中途退出治疗。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者80岁以上;②患有其他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③对治疗药物出现过敏反应;④患有精神类的疾病,无法将个人感受表达清楚;⑤依从性比较差,中途退出治疗,或者拒绝回答调查人员的问题。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理护理

第一,在患者接受放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多次进入病房向患者表示支持和鼓励,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关怀。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护理人员还要确保病房的安静,在其中尽可能地安装柔和性比较强的灯光,并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走廊、床头、窗台等位置摆放鲜花,并播放柔和的音乐来帮助患者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第二,专业的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放疗的副作用,使他们了解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2]。同时,还要向患者展示预后效果好的病例,向他们传递积极的信息。这样可以使患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提前做好准备,即使出现不适也可以保持乐观的心境和积极的态度。

②健康教育

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方案,形成可实施的教育目标。除了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之外,还可以开展集体讲座、开展一对一交流等方式来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知识,使患者明确在接受放疗的期间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患者对恶性肿瘤及放射治疗形成客观的认识,避免因胡思乱想和过度担心而造成负性情绪的大量聚集。

③飲食护理

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正常组织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伤害。同时,患者的内分泌系统也会紊乱,神经系统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导致他们会产生不良反应。为了促进组织的修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使他们保持科学的饮食,为机体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降低副作用的程度。在这个期间,患者应尽可能地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热量高的食物,通过少量多餐的方式来促进营养的吸收。

1.3观察指标

使用抑郁自量表和焦虑自量表来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抑郁与焦虑水平进行评分,以此来作为患者负性情绪的表现形式,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抑郁或焦虑程度越重。

2结果

将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评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的情况如表2-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发现,大多数接受放疗的患者都会产生负性情绪,其中焦虑与抑郁的情绪是最为常见的。部分患者思想负担过重,对未来的生活质量感到担忧;部分患者因为经济上的花费、因给家人带来经济负担而抑郁;还有部分患者因为放疗过程当中身体所承受的痛苦而感到绝望,甚至对人生产生怀疑。这些负性情绪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但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战胜肿瘤。调查显示,负性情绪会导致化疗的副作用进一步加剧,长期处于担忧、焦虑以及绝望等状态当中,患者出现恶化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加[3]。基于心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针对患者在个性特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护理,使患者在心理上保持乐观的状态。

总的来说,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的抑郁与焦虑等负面情绪,使他们暂时放下担忧和恐惧,着眼于当前的治疗,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疾病。对于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贾玉蕾,延丽霞,张则,严文萍.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2):357-360.

[2]李承秋,吴玉兰,朱丽丽,吕文艺,石玉霞,章翔,刘丽华.基于人格特征的心理护理对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8,8(05):822-824+828.

[3]徐东升,赵慧玲,马筱慧,李宏伟,刘冬雪,高函,高明月.基于正念认知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3):5854-5857.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恶性肿瘤负性情绪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