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痔瘘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2021-09-10 07:22黄雅帆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黄雅帆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痔瘘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以院内痔瘘手术患者60例行对比调查,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加强疼痛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d与3d及5d平均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中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对照组中6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两组间满意度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护理干预中加强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痔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也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痔瘘;术后疼痛

痔瘘与肛裂及肛瘘均为常见肛门直肠疾病,保守治疗意义不大,为此多行手术治疗[1]。痔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基于创面暴露与排便刺激可引发切口出血与感染等并发症[2]。除此之外,痔瘘患者术后疼痛干预对于防控并发症及改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院内60例患者行对比调查,分析了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痔瘘手术患者60例行对比调查,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17/13例;年龄30~59岁,平均(43.26±5.27)岁。观察组中男女18/12例;年龄31~59岁,平均(44.19±5.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性,可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抗感染用药、术后观察切口变化情况,指导患者正确排便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疼痛干预,具体如下:

(1)控制护理操作力度:术后换药或检查确保规范性,操作轻柔,放置引流条时进行创面底部填充,避免对创面影响及摩擦,以减轻护理操作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避免切口压迫过重或包扎过紧,防控局部水肿。

(2)药物镇痛:多术后疼痛严重,遵医嘱给予洛芬待因口服,缓解疼痛程度。若止痛效果不理想,可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换药时应用太宁栓干预,减轻黏膜充血症状,进而改善疼痛。

(3)饮食调节止痛:痔瘘手术当日进流食,次日半流质食物进食,后逐渐过渡到普食。增加富含粗纤维食物摄入,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影响排便增加疼痛程度。

(4)坐浴:将坐浴药物与水混合后,温度控制为40℃左右,指导患者正确坐浴。伤口与液体接触,用拍打方式冲洗伤口与清洁残余污染物。症状较轻者坐浴时间10min之内,严重者适当延长坐浴时间。

1.3观察指标

采用VAS法评估患者术后1d与术后3d及术后5d疼痛评分;统计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调查数据处理,用( )描述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1d与3d及5d平均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兩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性指标

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中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对照组中6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两组间满意度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3。

3 讨论

痔瘘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类型,可分为内痔与外痔及混合痔。内痔多见为曲张的血管团,出现症状时可伴随出血表现,外痔部分为肛门口处形成柔软小团块,以疼痛与超市及异物感为常见表现[3]。痔瘘发生早期阶段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则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肛部是大便最关键人体器官,也是一种容易遭受感染,或是工作压力而出現各式各样变病的位置,痔瘘便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肛门口处病症[4]。痔瘘严重时可伴随出脓症状,过度疲惫时,脓液增加,情况严重可有排泄物排出。另外,疼痛是不同类型痔瘘患者主要症状。瘘管内工作压力扩大,可出現疼痛、坠痛感,超过脓液排出后快速缓解或消退。也可因内口较大,排泄物注入瘘道而疼痛,大便时疼痛显著[5]。

痔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虽然可解除病灶,但短期内疼痛明显,且容易出现排便异常等情况。为此,可通过加强术后干预减轻疼痛程度,同时预防切口感染与出血等并发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d与3d及5d平均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有差异性。证实常规护理中加强疼痛干预对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包括正确排便与坐浴等多样化镇痛方式的应用,均具有明显止痛价值。同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有差异性。此结果证实,通过加强疼痛干预后,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坐浴除减轻疼痛程度外,还可促进切口愈合,进而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同时有效止痛与抗感染等均有助于防控并发症及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通过加强疼痛干预效果与预防并发症等作用的发挥,间接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建议术后采用VAS法等客观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疼痛干预措施,以达到最大化止痛效果。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对比,加强疼痛干预后痔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明显,且有助于促进术后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李华娟,魏志军,廖颖婴.亚甲蓝混合液联合中药痔瘘祛毒熏洗剂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镇痛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36(005):620-624.

[2]孙博淳.氦氖激光照射结合护理干预对痔瘘裂术后患者创面疼痛及愈合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032(014):175-176.

[3]李霞.自拟五倍子汤熏洗促进痔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032(014):79-80.

[4]李忠波.痔瘘熏洗方对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012(010):200-201.

[5]王蕴茹.疼痛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对痔疮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164-166.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石晓静: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