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2021-09-10 19:21刘子瑛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超声引导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麻醉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66例到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治疗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介于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之间,使用奇偶数字编号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就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3例,麻醉护理)患者的麻醉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经组间区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实行麻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麻醉有效率,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具临床广泛推荐之价值。

关键词:麻醉护理;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护理效果

麻醉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必须要进行的麻醉操作,主要是为了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但是传统的麻醉注射法会存在注射位置不准确,从而达不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影响后续治疗进程[1-2]。因此临床上通过超声成像的方式寻找麻醉部位,有效提高麻醉注射准确度和麻醉效果。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可以让麻醉师直观的看到穿刺目标神经范围。本文即是探究护理配合对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影响效果,现将试验数据结果汇总并以示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6例到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治疗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介于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之间,使用奇偶数字编号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例和15例,年龄介于19~67歲之间,测平均值为(42.25±1.03)岁;3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例和16例,年龄介于18~68岁之间,测平均值为(42.76±1.15)岁。两组患者的其他身体指标差异均不对此次试验结果造成影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就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配合,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患者进行麻醉前,为其讲解麻醉相关知识,降低其内心对麻醉及手术治疗的恐惧。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基本信息,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②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手术中需要用到的仪器及物品,建立筋脉通道,指导患者摆好正确体位,便于麻醉师的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感。③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护送回病房,和临床护士做好交接工作,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情况和血氧饱和度。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评判标准为:阻滞完善即麻醉注射20min后患者的各重点区域神经未出现痛感;阻滞有效即注射麻醉20min后患者的神经疼痛感明显减弱;阻止无效即注射麻醉后患者的痛感程度无明显变化,其中阻滞完善和有效均为麻醉成功。(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比较血管损伤、药物中毒、术后感觉异常症状。

1.4 统计分析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2. 0软件实施计算,计数资料使用卡方“²”检验,百分数(%) 表示,两组研究对象产生的数据资料,以P值在0.05区间(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成功率比较 从表1的试验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从表2的研究数据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显著性,(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界的发展也到了一个新高度。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方式,麻醉师通过超声影像更为直观地寻找到麻醉部位,提高麻醉成功率,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3-5]。但另一方面,麻醉剂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接受此麻醉方法的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具有积极意义。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降低患者慌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状态接受治疗。术中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对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加强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容, 杨烨.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038(0z1):121.

[2]张灿华, 钱金桥.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人下肢骨科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038(002):54-57.

[3]单子宝, 魏代梅, 黄辉,等.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不同阻滞部位对麻醉效果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20, 49(03):88-91.

[4]孙晔, 陈晨, 蔡靓羽. 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的麻醉配合与护理干预[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033(005):793-795.

[5]陈罡, 周芸, 刘尚昆,等.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胸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J]. 护理学杂志, 2018, 000(020):45-46.

作者简介:刘子瑛 1991-2-25 女 河北 汉 本科 护理-护师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超声引导护理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