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

2021-09-10 19:21马雪静刘亚敏李子芳郑雪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马雪静 刘亚敏 李子芳 郑雪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4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94例,按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参照组(n=47),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护理

子宫肌瘤为妇科临床常见且多发性疾病,需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有效治疗,但大部分患者对病症知识及手术方式了解程度不够,致使患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护理效果,因而临床中多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以保障疗效,本文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行详细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4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94例,按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参照组(n=47),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肌瘤临床诊断标准;②无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病;③无合并精神类疾病;④签署我院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61岁,年龄均数(49.52±3.31)岁,参照组中,年龄最小24岁、最大63岁,年龄均数(48.17±3.28)岁,不同组别下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下文比对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积极主动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减缓陌生环境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感,掌握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并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拉近护患举例,为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奠定基础。然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方式掌握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疏导,通过向患者讲解病症知识、手术过程、治疗效果等方式减轻患者受未知带来的恐惧心理,另外,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举例成功治疗案例的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最后,给予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在保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性的基础上,为患者营造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积极协助患者進行体位变换,麻醉药物失效后可适当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依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辅助患者尽早下床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恢复。

1.3观察指标

使用临床通用的《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共计50分[1],分数与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呈负向相关性;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总分60分,0-30分为不满意,31-45分为一般满意,46-6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率=100%-不满意率[2]。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指标全部经SPSS24.0统计软件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有效率Kim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3],患病患者需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后易产生并发症,且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但常规护理干预下对情绪改善的重视程度不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普遍偏低,而认知行为干预及心理护理下从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具舒适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护理服务,将患者作为护理重点和中心,切实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同时积极做好术后疼痛护理、体位护理,帮助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早日回归社会生活。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可以了解到,认知行为干预及心理护理下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增加,且护理满意率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负面情绪,具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晓霞,张风贞,黄锋,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3):93-95.

[2]刘永杰.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8):145.

[3]魏霞,魏书美.心理及行为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切除术中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