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探究

2021-09-10 20:17杨雯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护理

杨雯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老年患者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际效果。采用的方法:在我院某一时期收治的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相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中,能够清楚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无论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还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患者属于特殊人群,身体素质较差,在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时候,常有并发症状出现,对其进行优质护理,能够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同时有效提升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

静脉留置针具有无需反复穿刺、应用安全、操作简单等优势,且固定效果较好,能够较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但是,留置针一旦出现操作不合理情况,极易诱发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多数老年患者因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动,特别是因心功能不全、肥胖等外周静脉条件较差。由此,老年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状,本文便分析了优质护理对老年留置针患者的影响,现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某一时期收治的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静脉穿刺部位分别为:手背静脉、前臂上1/2静脉、前臂下1/2静脉、上肢上臂静脉。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相同。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26例,年龄区间为61-92岁;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区间为62-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方法如下:①選择健侧上肢前臂中部或下部1/3处血管作为穿刺血管,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②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穿刺点,15°-30°角进针,送入套管,后沿血管走行置入软管。③松开止血带,拔针芯,固定敷料,采用5m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5mL脉冲正压封管,将封管液向留置针推注1mL,后拔出一半头皮针,脉冲式推注液体,剩余1mL时,关闭小开关。④置管后,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导管情况,发现穿刺部位红肿等现象,需立即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方法如下:(1)输液前:①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导管型号,在确保输液畅通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小型号导管穿刺,减小创伤,预防静脉炎。②观察导管有无粘连、是否过期,确保无异常后,将空气排至过滤器内。③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面积需超过固定敷贴的面积。④为预防穿刺针脱落,应于采用敷贴固定后,继续采用弹力网绷带包扎。⑤护理人员需确保输液厅环境清洁、温暖。此外,同样需准备休息区域,确保患者发生低血糖晕厥等风险后,可及时休息,确保输液安全。(2)输液中:①为减轻患者的恐惧感,提升其依从性,确保一次穿刺成功,护理人员需于穿刺期间,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慰,并通过与之交谈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痛苦。②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常见的静脉留置针风险,使其能够从穿刺部位清洁度等方面入手,对各类风险进行预防与观察。③输液期间,需严格控制各药物的输注速度,合理安排给药顺序,预防堵管。(3)输液后:①输液后,需采用脉冲正压封管。②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需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避免血糖异常升高,以防增加感染等风险。③静脉输液期间,患者同样需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4)并发症预防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护士技术水平,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输液时要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活动,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使用肝素封管,留置时间低于4d,一旦患者发生静脉炎并发症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并重新更换留置针穿刺部位,加强巡视或使用芒硝外敷预防静脉炎,并在临床工作中加强患者宣教、合理选择适宜血管、妥善固定留置针、以此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非计划拔管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方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00%(47/50),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2.00%(41/50),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4.00%,对照组数据高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医务人员和患者,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保护血管,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的输液途径。选择静脉应是健侧上肢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在操作及封管时应规范化,并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合理选择静脉,改进穿刺方法、固定、封管方法,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使用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留置效果,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总之,在确保老年患者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如何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及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静脉留置针仍是护理同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从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中,能够清楚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无论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还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总而言之,老年患者属于特殊人群,身体素质较差,在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时候,常有并发症状出现,对其进行优质护理,能够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同时有效提升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秋红,卢佩兰,刘文婷.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中的预防护理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0):82-83.

[2]曾婷.改进后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0):23-24.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