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估与评价体系研究

2021-09-10 07:22谢慧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思想政治信息化

摘  要: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教育的必然需求。为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教育辅助作用,需要对其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发挥出评价体系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的反馈作用,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水平。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分析,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为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评估与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02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常规性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学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对信息化部门的评价,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评价的重要环节。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估与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尚未跟上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致使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评价体系仍停留在人机比等基础层次。这就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从条件标准、功能标准、效能标准三个层次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规范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一)能够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通过理论武装头脑,并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检验,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寻求变革,同时强化实践教育的保障机制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构建长效机制。教育部门还提出要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化教学与社会实践教育相融合的可行管理机制,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和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并有效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二)能够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通常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仅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佐证,因缺少实践教育而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教育模式致使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理论知识,却无法深入联系实际,难以阐释出理论与实践的真实关系,限制了大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也随之缺乏[1],且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缺乏认知,最终将会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本身出现质疑。而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转变偏向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纠正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实践教育提供支持。

(三)能够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改革的要求

虽然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改革问题,也多次强调要通过实践教育纠正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但在教学管理方面却很难摆脱传统的限制,出现理论与实践教育划分不明确、混淆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关系、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教学管理信息化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身于实践教学中,才能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水平[2]。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标准

系统评價理论基于时间维度的视角,将过程系统中可评价的项目内容分为素质条件、运动过程、运行结果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深刻分析了不同时间维度对评价标准提出的多元需求。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评价标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条件标准。条件标准是指价值主体提出要求后,对价值客体完成要求的能力进行客体考察。条件标准本质上属于静态考察,从这一维度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管理信息化地顺利展开,依赖于物质条件、人员条件、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指标,都属于条件标准的范畴。其二,职责标准。工作效果本身需要通过工作过程才能实现,而职责标准就是在工作过程的范畴内对客体行为的评价。既有经验显示,完美的工作过程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工作过程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能够对工作过程起到警示和监督作用,进而有效提升最终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职责标准主要以人为考察对象,但并不一定针对行为本身,也有可能针对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且结果并非最终结果,而是某一项行为所产生的特定结果。其三,效能标准。效能标准主要包括最终效能要求与效率效益指标两个方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价中,很多条件标准都集中于信息化教学管理前或管理后,而缺乏对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的评价,导致教育管理者虽然拥有工作目标,也知道如何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但对工作的具体实施茫然无措。在具体实践中,很多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评价标准持质疑态度,寄希望于建立新的标准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进行评价,证明了教育工作者对弥补教学管理信息化标准缺陷的迫切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需要从条件、功能与效能标准三个维度出发,用三类标准分别规范项目环境建设、项目具体实施和最终效果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持续性、系统性工程,虽然其中某些项目有始有终,但对整体而言仍处于循环推进的状态,随时可能对项目本身提出新的要求,进而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微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呈现质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上述三种标准持续发挥引导规范作用,但是条件、功能、效能标准按顺序依次发挥作用的模式并不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价。通过对三种标准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效能标准更倾向于对整体目标进行规范,而如何达成目标则依赖于功能标准制定各项工作的具体规范。实现功能规范的前提是拥有教学管理信息化所需的必要条件,因此条件标准是功能标准的重要前提。由此可以推断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中三种标准的关系:条件标准是功能标准的实现基础,功能标准是效能标准的实现基础,而效能标准为功能标准提供目标和动力,功能标准则为条件标准提供目标与动力[3]。

诺兰模型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初始期的增长较为缓慢,普及期的发展速度增快,控制期因加强控制而增速放缓,整合期基于主题数据库的第三类数据环境应用发展而加速增长,数据管理器继续加强整合应用而增速放缓,成熟期则依赖于数据处理技术的完善而与企业发展速度相匹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控制期向整合期的转型,工作重点应集中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因此,在评价体系构建上应以条件标准为主,加强自身建设。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其重点逐渐从条件建设向管理和应用转移,才能真正从教育信息化向教学管理信息化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功能标准的作用性愈发凸显并逐渐成为关键标准。而在数据管理期及成熟期,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标准仍然以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为主要标准,可以预见到功能标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价中始终具备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管理信息化本身就意味着在软硬件设施和人员等基础条件已经完备,而完备的基础条件则依赖条件标准的引导规范作用,条件标准并没有随着功能标准重要性的不断提升而不再重要。功能标准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功能标准缺失的现象,造成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负面态度。而当前对效能标准的研究较少,在功能标准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效能标准作为功能标准的上层标准,也必然会得到更高的重视。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四个维度:其一,教学硬件的信息化维度。教学管理信息化需要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校园内高速光纤宽带的建设情况、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数量、校园网和线上教学平台建设情况、校内广播系统的建设情况等。其二,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维度。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在学生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程度。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学资源正从纸质资源向网络资源进行转变,很多高校都建设了相对完善的教学资源素材库,并采用各类教学软件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教学资源信息化维度需要以多媒体素材库、网络教学资源库、线上教学平台等建设情况作为评价标准。其三,教學过程的信息化维度。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的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是衡量教学过程信息化维度的标准。其指标包括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程度、教师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和借助信息技术革新课程的程度等。在实际评价中,需要采取层次分析法整合各维度与各项指标,将评价主体与专家意见相结合,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并采取数学方法反映出不同指标对评价结果所占的权重,得出各项指标对教学管理信息化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后,需要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先对影响程度低的因素进行决策分析,再对影响程度高的因素进行围堵分析,通过由低到高的综合分析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王银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7):285-287+313.

[2]王晶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师生的心理契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86-89.

[3]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3-02 修改日期:2021-04-08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创新研究”(2019SJB175)

作者简介:谢慧婷(1979—),女,陕西渭南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思想政治信息化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