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视域下中医院校辅导员工作策略探究

2021-09-10 07:22王杰郝书婕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综合素质辅导员

王杰 郝书婕

摘  要:自《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中医药事业发展蓝图后,中医药发展始终是当今时代的高频词,2021年两会新华社评论中医药发展“正逢其时”。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培育中医药后继人才的大任,而中医药院校辅导员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发挥辅导员的引导和培育作用。本文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院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切入口,探索如何让辅导员运用中医思维引导高校学生成长成才,促进高校辅导员将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辅导员;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8-0149-0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粹,蘊含着丰富的哲理,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力量。而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培育中医药后继人才的民族大任,只有加强中医药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运用中医思维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一、中医药文化对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中医药文化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文化体,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思想和朴素的辩证观。中医药院校的辅导员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将对学生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一)中医药文化可以提升辅导员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的素质。中医药文化作为哲学、思想与科学的统一,有助于扩大知识积累。高校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突破自身的知识界限。《黄帝内经》中的“贵生”思想就体现了中国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共性[1],其包含儒家之“生命乃仁”、道教的“道生一,……三生万物”、佛道的“慈悲”等。辅导员阅读《黄帝内经》,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涵及内在关系。

(二)中医药文化可以提升辅导员的道德水平

接受中医药文化教育,吸收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有利于辅导员提升自身道德水平[2]。“至精至诚,惟是惟新”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校训,“精”指的是医术精湛、勇于钻研,“诚”指的是要有医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治病救人”,辅导员与医生的工作都是“以人为本”,因此,辅导员也需要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优良的道德品质,孜孜不倦,爱岗敬业。

(三)中医药文化可以提升辅导员的工作信念

中医药文化是一门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详察形候,纤毫勿失”,体现了医者踏实认真、严谨朴素的工作作风,辅导员亦可从中挖掘出踏实进取的工作态度。学习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坚定高校辅导员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潜心育人、恪守本职的工作信念。此外,中医药事业正进入新阶段,这也为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带来机遇[3]。辅导员更应以强大的中医信念为导向,培养出德才兼备、爱国勇敢的中医学子。

二、中医药文化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提升的作用。针对中医药院校辅导员进行中医药文化熏陶,更加符合中医人才培养的特点,能够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产生积极意义。

(一)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爱国主义精神应深深根植于中医药院校学子的心中[4]。当今社会,不少青年崇尚“娱乐”“拜金”主义,在某高校甚至出现学生不识历史,“哈韩”“哈日”等不良现象。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是促进高校学子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步,也应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学习中医药文化,就是学习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辅导员的影响下,学生对国家的依恋感会愈深,浓厚的家国情是中医药学子发挥专长,兼济天下的情感基础。

(二)引导学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学子要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在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下,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中的作用重大。中医药院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把握中医药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共性,探索中医药文化的个性,挖掘出深藏于中医药文化的宝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激发对中医药文化的信心。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中医药文化条件下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品质、民族信念感的提高与增强。在中医药院校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之际[6],辅导员可以通过个人道德魅力,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风气和价值取向。当今社会,一些学生会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倾向[7],作为辅导员,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与正确的价值取向,判断学生属于哪种历史虚无主义,从而对症下药。

三、中医药院校辅导员中医思维提升的途径

中医药院校辅导员应掌握中医药人才的发展模式,学习中医药的基本内容,掌握中医辩证思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理解中医“三宝”,提振学生“精气神”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之三宝。“精”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气”是人体内运动着的极细微物质,“神”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精”与“气”可以互相化生,“神”能御“精”,此三者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以此为出发点,辅导员必须重视提振学生“精、气、神”。首先,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使筋骨肌肉得以舒展,血液津液运行通畅,可使学生精足、气旺、神清。其次,辅导员应带领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经典,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在整个班级形成浓厚的中医文化学习氛围。此外,辅导员要重视大学生思政课堂的教育。思政教育的成果切实影响“立德树人”的成效,因此辅导员要精确把握政治方向感、敏锐性及是非观,善于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义诊”“三下乡”等社会公益性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思政相关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政治的感悟,做到神健、精充、气沛。

(二)运用中医四诊,对学生进行“望闻问切”

中医诊病离不开“望闻问切”,“望”就是看,“闻”就是听,“问”就是询问,“切”就是摸脉象,此四者即中医诊病之纲领。中医药院校的辅导员要善于运用中医四诊,对学生进行“望闻问切”;通过“望”,来观察学生的着装打扮、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从而分析学生的情绪、状态;通过“闻”,来倾听学生的真实诉求、内在需要和潜台词,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表述是否客观、准确,同时根据学生的语气、语法做出较为准确判断;通过“问”,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参与人员以及影响因素,主动获取对自己的判斷有帮助的信息,化被动为主动,层层递进,打开学生心扉;通过“切”,来将信息剥丝抽茧,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矛盾,对症下药。辅导员可以通过学习中医“四诊合参”,类比出相似的工作方法,并对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

(三)抓住中医七情,调节学生心理变化

中医认为,七情太过或受持续刺激,使机体失去调节能力可能会诱发疾病产生。以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学生%为例,大一新生由于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情绪经常表现为喜悦;部分学生因未能适应校园生活,情绪易表现为忧、思。大二学期,随着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大部分学生不再浮躁懵懂,开始对所学专业有所思、有所虑。大三阶段,学生实习进岗,作为刚刚进入实习岗位的护理新人,学生们有喜、有忧、有恐,大四进入毕业时期,学生因考研、就业等压力会逐渐产生思、恐、怒等不良情绪,引发焦虑、暴躁,甚至抑郁等表现。辅导员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地对其进行疏导。比如,在班级范围内定期举办心理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中医药学的七情观念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心态、情绪变化,从而使辅导员在工作中能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适宜的心理疏导[8]。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优秀人才的教育培养始终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培育作用,必须将中医药文化引入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之中。本文探讨了中医药文化熏陶下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并阐述如何将中医思维引入辅导员的工作之中。同时,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辅导员将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更有助于推进“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璇,马玉侠,韩兴军,等. 《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儒道佛思想的共性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02):159-163.

[2] 周贤,刘毅,汤钰文,等. 谈“工匠精神”与“大医精诚”——试论中医药高校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与责任的特殊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4):56-57.

[3] 王飞. 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根据与路径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9):12-15.

[4] 周星宇,王未强. 新时代中医院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3):61-63.

[5]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

[6] 关诗雯,袁野,王真新. 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述评[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04):59-64.

[7] 张有奎. 三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批判[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01):152-156.

[8] 刘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及人学意蕴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2):201-202.

(荐稿人:田美玲,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综合素质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