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预防的作用

2021-09-10 07:22王芳
医学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供应室

王芳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供应室消毒灭菌检测对医院感染预防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实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前收治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后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过往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中的不足,并探究实施后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6.67%;观察组感染率为1.66%,可见实施前后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过程中应用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措施,可有效提高防护效果,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感染预防

医院属于一个人员比较多,比较杂并且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着重大影响的一个地方。虽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医院均有着较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中以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措施的不足为首要问题。供应室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1]。医院若对供应室物品消毒工作不彻底,会引发医院感染,给患者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对供应室进行消毒灭菌监测对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意义重大。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我院实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观察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数字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 31例,年龄在29~67岁之间,平均年龄 (56.25±3.58)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44∶16,年龄介于36~81岁,平均年龄 (64.36±2.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正常消毒灭菌措施。

观察组严格按照标准实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措施。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引入更加先进的细菌监测设备,保持每周一次的病菌监测,防止危险性较大的病菌引发院内感染;其次,必须要对供应室内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并培养,若微生物生长情况较差,则表示消毒灭菌效果良好,反之应进一步进行消毒灭菌;最后,要对供应室采取热源监测,并关注检测结果的阴阳性;并在消毒灭菌监測工作质量上制定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人员管理。在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中,工作人员既是消毒灭菌措施的实施者也是整体工作的参与者,其自身技术水平关乎着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要加强人员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会议,对工作人员加强规范化操作知识的贯彻落实,并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应在管理制度中增加“人性化”理念,同时不会让工作人员感到更强的约束性。其次,要培养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视度,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

(2)消毒灭菌措施。①物理监测。在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中,首先要进行物理监测。所谓物理监测即是通过密切检查消毒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为主。消毒灭菌工作中,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必须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针对柜门在密封圈、灭菌器压力表、柜门安全锁、冷凝水是否排除等多项基本工作进行严格检测,在检查合格后才可以正式实施消毒灭菌工作 [2]。②B-D试验监测。在供应室消毒灭菌的工作中,B-D 试验监测也是主要监测方法,需要通过使用 B-D测试图来进行检测,在试验监测开始后,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测试图的颜色变化。在该检测方法中,黑色是达标后的颜色,若被检测设备已经达到正常使用指标,会显示黑色,若颜色不均匀,则表示依然存在问题。③化学监测。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消毒灭菌发展极为迅速,在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中,物理监测、B-D试验监测效果虽然较好,但依然存在不足,且除此类措施外,化学监测的效果更好,主要是应用压力蒸汽灭菌。在高温高压环境下, 百分之九十的细菌可以被杀死,在使用该方法时通过根据消毒物品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灭菌时间,从而有效的进行杀菌。

1.3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感染人数和未感染人数及感染率进行统计,比较本次实验感染情况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SPSS23.0作为本次实验的统计学处理工具,感染发生率使用(%)表示,结果以 P < 0.05 进行差异评定。

2结果

在实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优于未使用之前,且数据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讨论

医院是重要的社会公共场所,每天均有着较大的人流量,其中不乏病症类型多种多样的患者以及心情复杂的家属,且手术室每天均需要做多台手术,总之医院中细菌滋生非常严重,必须要有极为严格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来强化管理,要知道,在多种细菌滋生的影响下,极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院内感染情况,甚至是造成疫情[3]。在医院中,基本上所有的医疗器械均来自供应室,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均要对回收的器械、出库的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可以说供应室既是最整洁的区域也是污染情况最严重的区域。在过去,由于消毒灭菌监测措施不合理,以至于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性不足,使得病菌灭杀不彻底,在供给各科室应用时易引发感染。常见影响消毒灭菌不达标的因素有设备因素、人为因素两类,因此,在制定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制度的同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4]。

综上所述,对供应室实施消毒灭菌监测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预防医院感染有着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小君.浅析供应室消毒 灭 菌 监 测 对 医 院 感 染 预 防 的 作 用 [J].名 医,2018 (03):157.

[2]马宇秀. 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330.

[3]林宁,杨笑,胡静,李佳佳,任春雨,金英男. 新标准规范下消毒供应中心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做法[J]. 人民军医,2019,62(07):670-674.

[4]庄玉兰,胡梦月,姜醒,林莺. 加强对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0):92-94.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供应室 云南昆明 650203)

猜你喜欢
供应室
质量改进模式在供应室器械回收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护方法
供应室4种清洗方法的比较研究
供应室消毒质量的护理影响
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
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监测情况及强化对策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