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ICU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1-09-10 07:22覃丹妮
医学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整体护理

覃丹妮

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ICU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ICU重症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3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参照组患者呼吸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整体护理;ICU;重症ARDS

ICU又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集中的都是病情危重人群,常见的收治对象为受到严重创伤、生命体征不稳定、身体功能严重衰竭、生存基础条件存在问题等相关患者;而ARDS属于急性呼吸衰竭,其主要发生原因是:多发性创伤、细菌感染、药物过量和代谢异常等,其常见症状为呼吸急促,频率过快;该病发病急,病程快,且死亡率极高,因此引发了临床医学的讨论。据相关实验报告证明,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ICU重症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为了解不同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特别开展了此次研究活动,具体内容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ICU重症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3例患者,参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30~87岁,平均年龄为(54.25±1.75)岁;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31~86岁,平均年龄为(53.95±2.0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呼吸频率,若出现差异较大时需及时联系医师进行相关治疗。(2)保持患者病房卫生,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3)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使用整体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ICU重症ARDS区别于常规ARDS,病情更为严重,因此患者在治疗时,心里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相关负面情绪,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比如讲治疗和护理较成功的案例,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配合医护人员,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2]。(2)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及末梢循环有无紫绀等缺氧表现,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3)环境护理: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保障患者居住环境干净整洁,对于患者的贴身物品(床单、被套、衣物等)要及时进行更换,防止大量细菌滋生,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做好皮肤护理。(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介绍病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和相关禁忌等,提高患者的治疗意识。(5)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向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包括每日用药次数、剂量等。(6)饮食规划: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饮食规划,保证患者每日足够的营养、热量摄入。ARDS患者能量消耗大,抵抗力较弱,应及早进行营养支持,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两组患者护理间的呼吸频率指标程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变化由()表示,通过t检验,(P<0.05)代表护理前后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的呼吸频率为(42.15±1.25)次/min,参照组护理前呼吸频率为(42.05±1.55)次/min,两组无显著差异(t=0.288,P=0.774),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呼吸频率为(21.05±0.25)次/min,显著慢于参照组(34.15±1.75)次/min,(t=42.570,P=0.000)。

3讨论

进入ICU病房的患者一般都为创伤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且基础生存条件达不到正常值的患者;因此对于ICU患者护理的要求一般都较严格。而ARDS屬于急性呼吸衰竭,其主要发生原因为多发性创伤、细菌感染、药物过量和代谢异常等,其常见症状为呼吸急促,频率过快;该病发病急,病程快,且死亡率极高;因此对于进入ICU病房的重症ARDS患者,常采用整体护理干预。

整体护理干预,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况入手,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规划;根据多方面护理的结合,达到护理的整体完整性。这种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涉及方面更广,能够更细微的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提高治疗的结果。根据我院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呼吸频率过快的情况[3]。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ICU重症ARDS患者的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汤晓佩. ICU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家庭医药, 2019, 000(006):267-268.

[2]胡彦昌, 杜梅霜. 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2):158-160.

[3]高会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ICU护理风险管理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23):84+97.

(河池市人民医院 广西河池 547100)

猜你喜欢
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