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感染乙肝病毒后引起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护理

2021-09-10 04:43孟婷董琪璇赵翠玲
医学前沿 2021年6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肝功能我院

孟婷 董琪璇 赵翠玲

健康人体在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引起肝组织发炎病变,引起急性肝功能损害,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将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可威胁患者生命[1]。由于急性肝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且进展迅速等。加强对其临床护理十分必要。我院收入1例感染乙肝病毒后引起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病史介绍

(一)患者资料

患者,男性,年龄29岁。因“发热4天,上腹部胀痛伴皮肤黄染3天”入我院。

(二)现病史

4天前出现发热,测体温38.5℃,自行口服“芬必得1粒、阿莫西林2粒”治疗,约5小时后再次口服“芬必得1粒、阿莫西林2粒”,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3天前晨起后出现上腹部胀痛感,活动时明显,伴气短不适,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伴全身皮肤粘膜黄染,为求治疗遂就诊于我院。

(三)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T:36.5℃,P:75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查体合作,神志清楚,巩膜黄染,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鸣音,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肝功:AST1740U/L,ALT 4380U/L,TBIL 225 19umol/L,BC 167.12umol/L,BU 58.07umol/L,PTA 44%。

(四)诊断结果

急性肝功能损害。

二、护理评估

(一)皮肤评估

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以及病情的影响,容易损伤皮肤。

(二)并发症评估

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其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三)营养状况评估

患者的食欲、消化功能等容易受到病情的影响,容易出现营养失调的情况。

三、护理问题

(一)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胆盐沉着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肝衰竭大量腹水形成、长期卧床有关。

(二)存在多种并发症风险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肾衰竭[2]。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三)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四、护理目标

(一)避免皮肤受损

做好患者的皮肤观察与护理,避免皮肤受损,能够提高患者的住院舒适度,对确保患者的积极配合十分重要。

(二)降低并发症风险

做好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监测的情况观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进展与效果的影响,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三)改善营养状况

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改善其机体的营养失调状态,提高机体整体素质,促进患者康復。

五、护理措施

(一)日常护理

在患者急性发病期间,指导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以降低机体的代谢率,能够有效促进肝脏的血流量增加,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在患者急性症状得到改善后,即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指导患者开始进行适当的活动,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活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逐渐增加。指导患者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的1~3个月再恢复发病前的日常活动与工作,但仍然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活。指导患者穿着款式宽松、质地柔软的衣物,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期修剪指甲,不可用手抓挠出现瘙痒的皮肤,避免破损。定时翻身,避免局部受压过多而引起压疮。

(二)并发症预防护理

确保患者病室干净卫生,保持良好的病室通风,并加强对病室的消毒,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降低感染风险;并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消化道等的感染。加强对肝性脑病与肾衰竭相关指标与临床症状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报告医生及时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三)饮食护理

(1)急性发病期:患者此阶段食欲不振的情况比较明显,不强迫患者进食,进食时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必要时采取静脉营养支持。

(2)黄疸消退期:患者在此阶段的食欲有所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以少食多餐为原则,不可暴饮暴食。卧床或休息者能量摄入在84~105kJ/(kg·d),恢复期的能量摄入在126~147kJ/(kg·d)。蛋白质摄入量在1.5~2.0g/(kg·d),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牛奶、瘦猪肉、鱼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在300~400g/d;脂肪的摄入量在50~60g/d[3]。

(3)加强胃肠道症状观察: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反酸等,结合饮食规律,分析是否与饮食有关,及时进行饮食调整。如果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比较严重,比如出现了中毒性肠麻痹所致的进行性腹胀,应当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治疗。

(4)加强营养状况的评估:患者每周测量1次体重,将患者的体重维持在发病前的水平,或者增加1kg左右,来评估患者的进食量。并监测有关营养指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在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的过程中,叮嘱患者注意饮食量,不可过于增加进食量,避免脂肪肝、肥胖的出现。

六、护理评价

本例患者在我院进行救治与护理后,其病情恢复良好。患者的黄疸症状消失,肝功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在住院期间,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严重并发症,并且其营养状况在护士的精心照料下得到了明显改善。感染乙肝病毒后引起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破损、肝性脑病、肾衰竭等并发症,应当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容易出现活动无耐力,进而减少活动,对康复不利,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应当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该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受到了严重影响,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发病期间,采取阶段性的饮食护理,以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例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也得到了患者与家属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刘洋.诱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162-163.

[2]李观,黄成军.结核病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症状及其处置和转归情况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0,17(10):143-146.

[3]余巧文,吴小燕,吴雪玉.高病毒量HBV感染并肺结核肝损害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7):123-12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4)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肝功能我院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