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思考刍议

2021-09-10 07:22李静
今古文创 2021年16期
关键词:建议

【摘要】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出现在生活中,并且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传播媒介。但是一些传统的媒介形式和娱乐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并逐渐没落,而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目前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要结合当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现状,以及限制其发展的因素进行考量深入探究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具体情况,并且参考一些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具体文献资料,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问题 思考探索;建议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097-02

一、前言

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是一些多元文化现象的出现以及新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精神文化受到冲击。不仅如此,观众的审美心理变化以及欣赏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大有不同,更加无法适应民族歌剧发展的需要。在民族歌剧的发展过程中,歌剧的剧本创作也缺乏展现其自身的特点,导致剧本创作的问题较为严重。除此之外,当前的文艺歌剧理论还不够健全,对歌剧理论的建设不够重视,也缺乏培养后备人才,导致歌剧表演人才缺乏年轻力量,影响了歌剧的发展,也需要根据这些影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进行改进。

二、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碍

中国民族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多的阻碍,需要结合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话剧等新形式文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文化形式造成了很大冲击,尤其是民族歌剧这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固步自封, 越来越难以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难以创作出符合大众欣赏水平,又不失去民族歌剧原有特点的新歌剧。不仅如此,缺乏发展民族歌剧的良好社会环境,民族歌剧不能够服务于生活,没有服务于人民大众。缺乏了解人民大众的口味,难以创作出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的新作品。

(二)歌剧缺乏培养后备人才

民族歌剧的兴趣培养未能从孩子抓起,缺乏将歌剧演唱的形式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尤其是缺乏开展一些歌剧交流活动周等。民族歌剧表演的艺术实践模式仍然缺乏培养经验。在高等教育的培养阶段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民族歌剧越来越缺耐心和热情。缺乏向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民族歌剧课程,同时也缺乏引导学生理论学习和表演实践。除此之外,未向非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选修课程,不符合培养高校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的目标。缺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三)缺乏向西方歌剧交流经验

发展文化产业缺乏综合条件的支持,尤其是缺乏经济条件支持,没有坚实的经济做后盾,缺乏向外部交流经验,尤其缺乏开展中西歌剧的交流活动。民族歌剧从产生到发展虽然一直深受西方歌剧的影响,但是发展的方式未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改变,没有积极改进西方歌剧优秀的创作技法,没有广泛吸纳人才,许多优秀歌剧毕业生被签约到国外知名歌剧院和专业的合唱团,回国发展民族歌剧的人才并不多,民族歌剧作品的创作质量不高。大众不重视欣赏民族歌剧,制约了民族歌剧发展。

(四)民族歌剧不够具有特色

我国传统民族戏曲的发展对民族歌剧的影响未能够有效利用,民族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缺乏自身的独特个性,只是粗浅地借鉴了西方歌剧发展的经验,缺乏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融合成戏剧的形式。中国民族歌剧在形成过程中,缺乏显示人物间感情的对立与碰撞,没有给观众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不仅如此,剧情不够完整,在创作时缺乏对民族戏曲的音乐构造与音乐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在创作的风格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区别,难以展现其生动逼真的情况。

(五)缺乏外部力量支持

民族歌剧的发展离不开词曲作者的创作,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浅薄,作品无法兼具时代性、创新性。不仅如此,缺乏对有影响力的经典唱段的高水平改编,难以对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作品方面的保障。除此之外,缺乏积极引导,尤其是官方积极引导。民族歌剧相较西方歌剧的演出较少,并且票价高昂,难以成为大众娱乐休闲方式的选择,目前民族歌剧还无法接地气走近群众,无法让观看民族歌剧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开展民族歌剧团体交流演出,没有举办免费歌剧展演,也缺乏组织歌剧团体下乡演出等活动引导观众。

三、中国民族歌剧摆脱发展阻碍的建議

(一)确保歌剧创作是以戏剧的特性为基本前提

在实质性的歌剧创作中,音乐的元素和音乐的风格与歌剧艺术风格以及受众群体息息相关。歌剧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艺术门类,无论是音乐特征还是表演形式都必须相适应。一旦歌剧中的音乐风格难以贴合现实的表演艺术,那么音乐的节奏以及故事情节之间就会产生不融洽情况,音乐节奏和故事情节双方之间呈现出不贴合,使民族歌剧失去其独特的优越性。歌剧音乐是以戏剧作为基础存在,戏剧也必然需要为歌剧中的民族音乐创造提供背景。创作者可以将民谣民歌加入到欧洲歌剧中,实现歌剧形式创新,在歌剧主题思想对应状态下加入中国独有的戏曲元素,使整个歌剧的民族性特色彰显。与此同时,突出民族音乐并非完全需要摒弃欧洲歌剧的独特优势,可将二者之间有机结合,多多了解双方之间的共同性,收揽西方文化独有的背景音乐创作手法,从新的角度丰富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特性。

(二)以时代作为作品改良因素

良好的艺术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特征的最主要表现内容。中国的歌剧创作者可以以当前时代发展特征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将现代化创作环境中具有艺术价值的内容融入到歌剧创作中,为现代化的民族歌剧增添21世纪的独有文化内容,实现歌剧文明的再现化。中国的歌剧创作者可将时代文化良好的应用于歌剧,将一些典型性的内容写入剧本,写入歌词。在新时代背景下,创作者要做好题材的筛选工作,在明确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确保将不符合国家发展以及时代传承的文化直接剔除掉,以艺术创作中的原创作为首要目的,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民族歌剧的实质价值以及质量。在结合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不断迎合观众对于歌剧的看法,明确艺术的排他性特征,坚持以艺术创作作为基础核心思想,坚持自己对时代、对艺术的理解,创作出具有良好审美艺术的歌剧作品,确保在时代发展中凸显出中国民族特有的歌剧人文价值。

(三)歌剧创作以体现东方韵味为主

西方歌剧可在宏伟的舞台背景下应用歌声与音乐的转化为观众呈现出舞台中人物的细腻心理变化,这样一大一小的明亮比对是中国民族歌剧需要着重借鉴和学习的。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古国,有着比西方文化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但文化的变动性和加工性直接决定了东方文化的存在复杂性。创作者在编定歌剧内容时,应当尽可能地凸显中国韵味,将唐宋文化等极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加入到舞台人物设定中,确保本土的歌剧创作能够尽可能的贴近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趋势,实现歌剧本身的自我突破。歌剧创作中要将中国的唯美、朦胧视觉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确保团队积极借鉴西方歌剧的舞台再现效果为观众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以西方灯光技术加持下再现场景,给予受众者良好的观赏感受和体验,在保持中国歌剧独有的自我特征同时,确保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寻找双方之间的对比点以及共同点,尽可能地突出中国文化的东方韵味,表现中国民族歌剧的最主要特征。在東方文化韵味的背景下,需要以中国元素为主,融合西方元素。

四、结语

周围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方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需要了解清楚符合当下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一些客观条件和必要因素。其次,需要了解清楚中国民族歌剧在风格上的特色和艺术上的体系,需要尽可能发挥中国民族歌剧自身的一些特点。不仅如此,尤其是在周围生活变化发展的同时给中国民族歌剧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中国民族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支持和媒体参与,让中国民族歌曲更多地展现在大众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张鹏.中国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J].北方音乐,2020,000(005):223-224.

[2]李吉提.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得与失(上)——写在歌剧《白毛女》首演75周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0,(3):3-15.

[3]居其宏.当前民族歌剧若干问题之我见[J].音乐文化研究,2020,000(001):6-14.

[4]林志炜.浅析民族歌剧《屈原》男中音角色“屈原”的形象与唱段[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0.

[5]居其宏.历久弥新的经典 发人深省的启示——纪念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创演60年[J].人民音乐, 2020,(1):10-16.

[6]刘湘.论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戏曲演唱运用的重要性[A]//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李静,女,回族,甘肃天水人,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民族歌剧。

猜你喜欢
建议
别人打你一拳,为什么不建议你还手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Making Suggestion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