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海南自贸港国际宣传片字幕翻译研究

2021-09-10 07:22王伦
今古文创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摘要】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的推进,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对外形象宣传片。提高海南形象宣传片的翻译质量,对塑造和提升海南的国际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赏析海南自贸港国际宣传片《开放新高地 共享新未来》的字幕,有助于开拓形象宣传片英译研究的新范式,拓宽生态翻译学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自贸港国际宣传片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6-0101-02

一、生态翻译学简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在学术界成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许多学科采用生态途径进行研究。在国内,胡庚申教授最早从 “生态视角”开展翻译研究,于2001年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胡教授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运用于翻译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则为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此后,翻译适应选择论发展成为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视角,以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为依托,以“自然选择”原理为基础,生态翻译学是探讨生态翻译、文本生态和翻译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因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而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翻译生态要想达到平衡,就需要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群落动态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围绕“适应”与“选择”这一核心理念,生态翻译学采用的翻译方法是“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海南自贸港国际宣传片

2019年海南对外形象推介片《开放新高地 共享新未来》于3月28日亮相博鳌论坛。该宣传片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承制,采用英文配音和中英文对照字幕,在长达6分多钟的全英文解说中,不仅描绘绝美的自然景观和极具特色的人文风情,还展示了城市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回顾了历年来在海南举办的多项大型国际文体盛事。

三、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分析海南自贸港国际宣传片的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最初指的是为电影或电视中人物的对话提供同步解释性文字的翻译活动。制约字幕翻译的三大因素为:时空制约、信息功能和文化因素。因宣传片的解说词属于字幕翻译,译者需要克服这些制约,运用生态翻译学翻译方法“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出适应英文宣传片生态翻译环境的高质量的字幕。

(一)海南自贸港国际宣传片字幕翻译的生态环境

胡庚申教授认为“翻译生态环境”是由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

就海南自贸港宣传片字幕翻译而言,译者处在由字幕作者、字幕管控者(委托者、赞助者、譯稿审阅者等机构或个人)、译语受众等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之中。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制作自贸港宣传片的目的是塑造海南的形象、展现独特的魅力;突出作为自贸港的优势,吸引投资,带动海南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关照作者的意图和目的。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自贸港宣传片面向的是国际友人,他们对自贸港的政策和带来的影响了解甚少。因语言、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国外受众对宣传片的期望不同于中国观众。

(二)海南自贸港宣传片中的“三维转换”

海南自贸港国际宣传片的英译研究对传播海南良好的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招商引资等都有助推作用。翻译时,除了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感染目的语受众,达到原文的交际目的。

1.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的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主要从词汇、句子和篇章方面进行不同层次的转换。

例1:地球上有一条美丽的纬度线——北纬18°,北纬18度与中国相遇的地方就是海南。

译文:There is a beautiful line that circles the Earth, at latitude 18°N, and it crosses China in a magical place called Hainan.

在用词方面,汉语倾向于重复词语,起到强调的作用或为了实现音律美;英语倾向于用代词,指代上文已经出现过的人、事物或情况,避免重复。例1的原文重复了两次“北纬18°”,而在译文的后半部分,译者用“it”指代上文已经出现的“北纬18°”,使译文更简洁,也更符合英语的用词习惯。

例2:有南繁科技城,打造“种业硅谷”。

译文:The Nan F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s renown as the “Silicon Valley” of the Chinese Seed Industry.

从句式结构来看,汉语多主动句,英语多被动句。在译文中,译者没有将“打造”直接翻译成“built”。因为“built”的逻辑主语通常是人,而非事物,所以译者使用“is renown as”被动语态,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然而,需要指出的是,“renown”的过去分词是“renowned”,正确的搭配应该是“is renowned as”——“因……而著名”。

例3:5个天然深水良港、密集的海上航线联通国际贸易主航道。

译文:Its 5 natural deep-water ports are connected to a vast network of ocean routes, linking major international trade channels.

在宣传片中,该原文被分成三帧画面,出现了每帧画面中的句子无主语的情况。由于汉语是“意合”语言,主语缺失的现象通常不会妨碍读者对句子意思的掌握,但英语是“形合”语言,为了保证句式结构的完整性,一般句子的主语不可省略。面对英汉语言句式结构的差异,加上字幕字数的限制,译者用增译法,添加了“its”,使句子成分的指代关系更明确,目的语观众看到译文后能够明白“5个天然深水良港”是属于海南的。此外,译者增加了“are connected to”,连接了“5个天然深水良港”和“密集的海上航线”这两个成分,阐明它们的关系,即5个天然深水良港连接起密集的海上航线。考虑到英语句式中一般一句话只有一个谓语,译者將“联通”这个动词转换成非谓语的形式“linking”,这样的处理既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又将前后画面连接起来,巧妙地将汉语的无主句转换成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译文。

2.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

例4:中国又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译文:A bright light is shining here

“新高地”顾名思义,是一个新的并且高的地方或者区域,是比较中国化的表达。译者没有将“新高地”直译成“new heights”,而是使用释义的策略,将其翻译成 “bright light”,整句译文的意思是“明亮的光正照耀此处”,用“bright light”指代海南,体现出海南作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吸引世人的眼光,宣传片在播放时,字幕出现的同时有一轮红日缓缓上升,光芒四射,瞬时照亮了大地,翻译的字幕与画面形成了呼应。更为重要的是,“light”这个意象更易于被目的语观众接受。在英语中,“light”一词,除了本义“光”之外,还喻指希望,如俗语“see 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unnel”。用目的语观众熟悉的文化意象能够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

例5:海南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福地。

译文:Hainan is becoming an investment hotspot.

原文的“福地”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神仙居住之处,道教有七十二福地之说,也可指的是幸福安乐的地方。如果直译成“a place of happiness”,外国受众因不了解中国的道教文化,将无法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即投资和幸福之间的关系。译者将“福地”译成“hotspot”,指的是热点、热区,这样一来,目的语观众就能够明白海南是投资者乐于投资之地。

3.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自贸港宣传片的主要交际目的是引起国外游客或投资者对海南的兴趣,激发他们到海南旅游或投资的欲望。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再现原文的交际意图。

例6:与世界共享美好新未来。

译文:And we want to share this beautiful future with you all

译者采用增译法,添加了句子的主语“we”,体现出海南作为东道主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此外,将“与世界”翻译成“with you”,用第二人称“you”代替“the world”,构建对话,拉近了与国外受众的距离,实现了原文的交际功能。

国际宣传片是海南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译者扮演的是守护和美化这个窗口的角色。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宣传片字幕进行“三维转换”,有助于译者翻译出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度较高的字幕,从而助力海南自贸港国际宣传片的异域传播。

参考文献:

[1]高海波.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家宝藏》英文宣传片的字幕翻译分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6):71-73+65.

[2]葛瑞峰,门珂.城市旅游宣传片字幕翻译的生态翻译学阐释——以淮南市旅游宣传片《寻梦》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01):111-116.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40.

作者简介:

王伦,女,汉族,福建福清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
《尤利西斯》汉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赣州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英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俗语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景区公示语现状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