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社区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10 06:11纪荣文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干预效果对比脑卒中

纪荣文

摘要:目的 对临床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继续开展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采取规范社区康复治疗之后,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行收集、对比,评价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优势和价值。方法 在本院社区康复科所有所管理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对照组常规药物干预,定期复诊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取规范社区康复治疗,对两组分别开展干预之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最终康复干预应用之后的效果和价值情况。结果 在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要更高,相比之下NIHSS评分用更低(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康复干预效果。结论 临床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开展干预的过程中,通过规范社区康复治疗干预之后,患者现有的健康情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患者现有健康情况得到了优化,取得了更加满意的康复干预效果,提升了康复干预成效。

关键词:规范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干预效果;对比;分析;

引言: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而且发生率相对较高,相对较为多发,伴随人口老龄化发展之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对普通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还需要积极采取适宜性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常态化的干预。这一过程中,由于此类疾病慢性进展,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对于患者生活能力、肢体活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贴近患者生活,积极采取合适的康复治疗十分关键。社区基层开展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现有依从性等方面的提高,契合患者现有的健康情况、疾病问题,提出具备针对性、适宜性的干预措施,以此来优化、提高总体干预的质量和成效,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转归。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进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的干预成效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脑卒中患者都是本院社区康复科所收治相关群体中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患者年龄52-83岁,平均(67.8±5.1)岁,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要求,现阶段伴有肢体偏瘫等问题,处于康复期需要进行康复干预。基础疾病情况方面,包括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精神与意识状态完全正常,无凝血、免疫与精神功能的障碍问题,对于康复干预能够正常的配合、依从,而且依从性较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患者彼此之间呈现高度接近的特点(P>0.05),满足了对照试验的对比原则要求,可以进行对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现有的健康情况、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法和措施,常规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简单进行讲解,鼓励患者进行自我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规范社区康复干预,首先根据患者现有的肢体功能进行被动活动,进行肢体按摩,先让患侧肢体由被动按摩逐渐转变为主动活动,促进现有的肢体功能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其次指导患者先在床上逐步进行活动,指导家属出院在家进行按摩,符合力学要求进行活动,并让患者先在床上进行活动,然后逐步过渡到床边活动、下床活动,并借助辅助用具,如助行器、轮椅、拐杖进行活动,然后达到脱离辅助器进行行走。鼓励患者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家庭里的用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的同时让患者有成就感,归属感。对家庭环境进行简单的评估,对于功能有影响的进行适当的改造,以利于患者功能的发挥。同时为患者制定健康食谱,采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g,合理地进行营养搭配,增加蔬果摄入。最后加强心理护理,在开展干预期间及时了解患者现有健康情况,了解有无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无消极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如发现负性情绪等问题,则可以及时开展干预,加强疏导,采取音乐疗法、放松练习等方式协同进行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明确良好情绪对于疾病恢复和康复治疗的积极影响。

1.3观察指标

对干预之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进行对比。其中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越高则表示肢体活动、生活能力越好,而NIHSS评分则与神经功能呈现负相关,分数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别干预之后,观察组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更高,而相比之下NIHSS评分明显更低一些(P<0.05),形成了鲜明的差异。两组患者分别干预后的效果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继续积极开展康复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活动能力带来积极影响,但是普遍患者自主进行康复的依从性不好,导致最终效果受限。通过社区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干预之后,这样的问题得到规避,患者依从性提高。长期干预之后发现,使用这一方法的观察组生活能力、肢体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神经功能得到了恢复。存在问题:1.重症患者规范社区康复治疗干预后仍然有益,比如对压疮的预防、骨质疏松的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但是康复经费的投入仍然存在问题。2.规范社区康复治疗成本投入相对偏高,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比如社工、志愿者;合理使用目前的网络技术等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如上所述,通过规范社区康复治疗之后,患者现有的健康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能力、肢体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神经受损情况得到了明显的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李婷静. 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J]. 家庭医药, 2019, 000(003):307-308.

[2] 张雪芹. 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v.36;No.833(35):167-168.

[3] 樊小莉. 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20, 033(001):82-84.

[4] 羅淑燕, 王志军, 郭锦洪,等.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009(007):26-29.

猜你喜欢
干预效果对比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