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发现双幽门1例报道

2021-09-10 06:40陶莉莎詹石斐叶丽萍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粘膜消化性先天性

陶莉莎 詹石斐 叶丽萍

患者,58岁男性,无明显反酸、烧心,无腹痛、腹胀等特殊不适,查体腹软,无压痛,既往有肠腺瘤内镜下治疗史,无其他特殊疾病及长期服药史,至我院门诊体检行胃镜检查提示幽门变形开放状,中央见粘膜桥形成,粘膜稍充血水肿,呈“双幽门”样改变;诊断考虑:双幽门,如图1。 病理提示:(胃窦)慢性轻度浅表性胃炎,HP-。因患者无特殊不适,暂未予特殊处理,拟门诊随访。

讨论

双幽门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发现率为0.001%-0.4%,男女比约2:1。该病在1969年被Smith等首次报道,顾名思义,是指幽门呈现双个,即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之间存在两个通道。

按形成原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以后天性更为常见。先天性双幽门,又称幽门重复畸形,被认为是胚胎早期发育异常引起。若幼年时即发现、无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双幽门粘膜光滑、无现症消化性溃疡时更支持先天性。后天性双幽门,又称胃-十二指肠瘘,多由消化性溃疡经反复损伤及粘膜修复形成。目前研究发现由单个溃疡进展向另一方向延伸形成,而非两个部位同时发生溃疡导致相通。

该病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可能无症状,或伴发消化道出血、狭窄、梗阻等并发症。实验室检验亦非特异,当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可有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尿素氮升高等。因此,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上消化道造影简便、经济、无创,但存在一定误诊及漏诊率。相比之下,内镜检查更为直观,准确性更高。典型的内镜征象可见黄绿色胆汁从两个幽门口返流出。假幽门的大小可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多位于胃窦小弯侧(75%)和十二指肠球部前壁,两个幽门间的距离多为1-2cm。当胃黏膜肿胀、炎症明显或粘液附着时,较小瘘道存在漏诊可能。需充分暴露视野,必要时可利用普通或超细胃镜的镜身、活检钳、导丝谨慎探索和验证通道是否在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间相通。同时需注意与胃窦憩室、胃窦溃疡穿孔、胃窦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所致等相鉴别。内镜下活检病理组织有助于鉴别病因。先天性双幽门组织学上为正常的胃粘膜,即正常的粘膜上皮层、固有层和粘膜肌层,而后天性仅为平滑肌层。本例患者胃镜检查未发现消化性溃疡,无特殊临床症状、体征,无特殊基础疾病及服药史,倾向于先天性可能性大。

先天性双幽门的状态是否造成胆汁反流,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等易发目前尚无定论。基于有先天性双幽门者后续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报道,两者很可能相关。一般认为,先天性双幽门的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症状时可予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必要时根除Hp。而后天性双幽门的并发症主要是溃疡反复不愈、继发消化性溃疡出血、幽门狭窄等,仅少部分自行愈合。Hu等随访20例患者,其中5.5%治疗后达到愈合,27.5%形成单幽门,大部分(67%)仍持续开放,溃疡复发率亦高达55%。“单幽门”的重新形成不一定意味着疾病愈合和好转,可能因病情反复使假幽门与原幽门相通形成。此幽门与正常幽门相比收缩舒张功能均存在障碍,导致胆汁反流,可能造成疾病进展或复发。因此,后天性双幽门建议根据患者情况积极予以相应治疗。一般认为根除Hp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溃疡再发风险,应积极除菌。当幽门出现梗阻时,需考虑行内镜下治疗。如内镜治疗失败、药物治疗后溃疡经久不愈或产生穿孔、合并恶性肿瘤时建议行外科手术。

双幽门可能合并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其他基础疾病。疾病本身或因疾病服用NSAIDS、激素等药物使得溃疡发生风险增高、反复发作不易愈合,从而导致后天性双幽门的发生。因此,治疗双幽门还需注意辨别合并疾病,避免诱发因素。本例患者无症状,无Hp感染,无特殊疾病及服药史,故未予特殊处理,选择随访。

总之,双幽门较为罕见,临床医生尤其内镜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的辨识和诊断鉴别,给予合适的干预治疗或随访,改善该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LEI J J, ZHOU L, LIU Q, et al. Acquired double pylorus: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ur-year follow-up observations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22(6): 2153-8.

[2]FATTAHI M R, HOMAYOON K, HAMIDPOUR L. Double pylorus in a cirrhotic patient: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Middle East J Dig Dis, 2012, 4(2): 130-2.

[3]HU T H, TSAI T L, HSU C C,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pylorus [J]. Gastrointest Endosc, 2001, 54(4): 464-70.

[4]袁曉艳, 黄颖秋. 先天性双幽门伴十二指肠溃疡1例并文献复习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 24(28): 4024-8.

[5]FOUSEKIS F, AGGELI P, KOTSAFTIS P, et al. Double Pylorus: Report of a Case With Endoscopic Follow-Up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Gastroenterology Res, 2018, 11(2): 154-6.

[6]聂川, 李政文, 尧登华, et al. 双幽门内镜下表型及成因分析 [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7): 411-2.

猜你喜欢
粘膜消化性先天性
精细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趣味常识知多少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