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三宝

2021-09-10 07:22杨华侨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X光射线密度

杨华侨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12

x光检查、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MRI)等都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相信许多人去医院看病时均使用过或听说过以上某种检查。那你知道以上检查都有什么区别吗?今天咱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些有关以上三项检查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有关x光检查的相关概述

x射线是基于人体组织结构特点以及x射线本身特性作为成像原理的一种检查。x射线穿透性很强,人体组织结构可被其穿透,而人体组织本身具有厚度、密度的差异。因此在穿透过程中x射线可被吸收不同的量、其他x射线在x光片或是荧屏上又可利用感光以及荧光效应形成黑白或明暗不同的对比影像。这样检查医师就可以通过该项检查进行人体各种组织的识别,并可结合阴影的浓淡、形态变化对其是否正常进行分析。人体组织结构密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种,前者主要为钙化灶、骨等,中间主要为肌肉、神经、软骨以及实质器官等,后者主要为呼吸道、胃肠道气体以及脂肪等[1]。当x射线对低密度组织进行穿透时,可被x射线吸收的少。而x射线对高、中密度组织进行穿透时,可被x射线吸收的多,相对具有较高的透明度。此外x射线的穿透亦可受到组织器官厚度的影响,通常厚的部分可吸收更多x射线,薄的部分则相反。举个例子,正常肺组织有大量低密度的气体,因此x光片上多为黑色,当出现肺结核时,人体肺组织中可有高密度的钙化灶以及中等密度的纤维性改变,在x光片上就可看到有灰影、白影在黑影中,从而对诊断疾病有所帮助。

2  有关CT检查的相关概述

用x射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而进行扫描的一种检查即CT。该项检查可使人体的检查范围扩大,并将诊断准确率、病变检出率提高。刚才有讲到,人体不同组织结构密度不同,吸收x射线的程度也有所差别,这点x光片与CT具有相似性。该检查片中肺部等低吸收区(低密度区)可呈现为黑影;骨骼等高吸收区(高密度区)可呈现为白影。此外,该项检查可使人体软组织这种不具有较大密度差别,吸收系数与水结构接近也形成对比而成像,不论是脊髓、肺、脑、胆、胰、纵隔、肝以及盆部等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或是其病变显示均较清晰。

3  有关MRI检查的相关概述

该项检查是利用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种成像技术。临床有较多参与该项检查的成像因素,且该项检查需要较复杂的技术,涉及的内容也较专业,因此仅简单介绍。前面提到CT成像的基础为不同组织的密度差异,且CT值可将密度高低表示出来。但MRI检查成像参数较多,比如自旋质子密度、T1(纵向弛豫时间)以及T2(横向弛豫时间)等,不同组织结构其质子密度、T1以及T2并不相同[2]。比如140-70为肝的正常T1值,肝癌则为300-450;大脑的正常T1值为600,T2值为100;小脑的正常T1值为585,T2值为90。通过以上差异,我们就可以获得选定层面各种病理组织或是正常的影像。MR图像与CT一样,均以不同灰度显示黑白影像。前者可将质子密度、T1或是T2反映出来,后者能够将组织密度反映出来。脂肪在T1图像上可呈现为白影;肌肉、脑可呈现为灰影;空气、骨则呈黑暗影像。但需注意,由于T1、T2反映的是不同时间,因此在以上两种图像上可能出现相同组织灰度不同的情况或相反。比如在Tl图像上脑脊液影像为黑(低信号),但在T2图像上脑脊液影像为白(高信号)。此外,病理组织不同,也可呈现不同的信号强度。比如在Tl图像上水肿呈黑影,但在T2图像上水肿呈白影;钙化灶则在两种图像上均呈黑影。

4  X光、CT和MRI都有哪些区别?

上述三项检查主要有以下区别:(1)X光检查。该项检查是临床首选的初筛疾病的方式,具有经济实惠,投照量小以及可行动力位片检查等优势。虽然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在诊断疾病方面优越性很大,但诸如胃肠等部位仍需应用x射线检查。此外胸部、骨骼肌肉系统等亦应首选该项检查。在诊断脊髓、脑、肝、胰、胆等疾病时,该项检查作用不大。x射线具有放射性,接触过量可造成放射损害,但在容许范围内不会。尽管如此,检查时,尤其是儿童、孕妇等群体仍应加强防护,避免不必要的辐射。(2)CT检查。该项检查相较x射线图像在密度分辨力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此外该项检查可以使所谓的低密度、高密度有量的概念,從而表达密度的高低。x射线图像就无法做到这点。另外,该项检查所显示出来的图像多为横断面断层图像,在测量患者骨性结构之间距离方面具有较高精确度,且可将患者血管病变、走向清晰的显示出来,检查肿瘤的灵敏度亦较普通X光片高。此外,多排螺旋CT可三维成像,在器官、组织病变的立体显示方面有所帮助。但该项检查需要相对较高的费用,在诊断和检查一些部位,特别是定性诊断时,还存在限度,该项检查很少应用拍摄动力位,且不具有较高的软组织显像分辨率与清晰度,不宜将该项检查作为常规的诊断手段,除非用来检查脏器疾病,如颅脑、脾、胆、胰、肝等。(3)MRI。该项检查可将患者解剖结构逼真的显示出来,且可清晰的显示其正常组织、病变组织,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不使用对比剂即可进行血流成像,可利用多参数成像对照比较,且可多方位成像,在此方面CT基本做不到。此外,在神经系统的检查中MRI已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但它存在对钙化灶显示不敏感,可受金属异物、运动以及磁共振机等伪影干扰等缺点。该项检查无辐射,但需要较长的检查时间,且费用较为昂贵。此外,该项检查不可应用于置有人工金属材料以及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检查时环境较为封闭,患者需长时间的坚持不动,可增加不适感。

以上就是有关X光、CT以及MRI的相关知识。总之,大家要知道,在行检查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并不是检查费用越贵越能发现问题,且上述三项检查不可互相替代。

参考文献:

[1]崔建宏,董永刚. MRI,CT及X线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05(24):137-138-141.

[2]张斌,张晓丽,宋春青,等.三种影像学方法(X线、CT和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1):137-140.

[3]罗超,闵德庆,胡达海,等.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经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0):98-100.

猜你喜欢
X光射线密度
仿生武器大揭秘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X光下的物体
X光辐射会致癌吗?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X战警
与线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