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2021-09-10 12:10巫俊选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糖尿病

巫俊选

【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9年01月-2021年01月的9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依照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糖尿病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比较参照组的血糖水平,观察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糖尿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74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munity diabete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family unit. Methods:9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family based community diabetes care and routine care were implemen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in the community diabetes nursing management, the family based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prognosis.

【Key words】family based nursing management; diabetes mellitus; quality of life

近幾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糖尿病发生率也逐渐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治愈难度高,临床一般都是对其病情进行控制,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有着并发症多,病程时间长等特征,不管是对患者还是其家庭都会带来压力,所以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都是非常有利的[1]。在糖尿病护理模式中,主要包括家庭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其中以家庭管理模式最为常见,本文主要研究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9年01月-2021年01月的9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依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男女患者分别23例和22例,共45例,年龄区间为42-70岁,平均年龄为(60.52±1.58)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25例和20例,共45例,年龄区间为43-69岁,平均年龄为(60.75±1.20)岁。比较两组的性别以及年龄等资料,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依从性以及配合度都相对较高;所有患者均可正常交流,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排除合并酸中毒、感染患者;排除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以及沟通困难患者;排除无法耐受治疗以及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3方法

1.3.1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护理。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对患者实行健康宣教,使其可以正确认识疾病;同时对患者实行饮食、用药及运动指导,纠正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规律作息,进而促进其病情恢复。

1.3.2观察组

该组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1)创建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是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按照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以及专业水平等分配任务,明确职责,由护士长以及资深护士进行监督,进而促进护理干预的顺利进行。(2)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按照患者体重、身高、劳动强度等制定饮食方案,并对营养素供给量进行确定。食谱的基础为三大营养素以及总热量,按照患者的饮食喜好以及个体性差异对其主副食搭配进行合理调整,并发放饮食图谱。为患者讲述食品交换份使用的正确方式,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鼓励引导其说出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饮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健康教育课上对食物数量、种类以及烹饪方式等进行探讨。通过膳食调查中的实物量考衡器核对食物摄入情况,对于良好的经验,要大力推广和应用,而对于不正确的理论、方法,则要进行及时改正。(3)运动指导计划。患者要按照自身喜好对运动项目进行合理选择,同时依照运动方式、次数、病情、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运动习惯等对自身运动和血糖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究,定期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告知患者家属充分发挥出家庭功能,鼓励、陪伴患者;引导其坚持运动,同时对运动时间以及运动次数进行详细记录。(4)自我监测。定期随访,告知患者每月对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血压水平、腰臀围以及体重等进行测量。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填写自我监测手册,并对运动、饮食、心情、用药以及血糖波动情况等进行记录,和护理人员保持交流,按照检测结果对运动以及饮食方案进行合理调整。(5)体现家庭式管理。为患者创建温馨和谐的氛围,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围绕患者为核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等进行重视,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6)护理人员要强化自身素质和专业性水平。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自身素养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因此医院要定期展开护理人员自身素养培训,通过业余活动等形式强化患者认知,使其自身素质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定期展开专业考核、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水平,进而实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的目标。(7)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减少护患纠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恢复情况,也可以按照患者的现实情况及其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发送和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和内容。(8)心理指导。掌握患者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聊天、讲座等方式主动和患者交流,倾听患者诉说,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积对疾病,减轻其不良情绪,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进而使其积极参加与到糖尿病护理过程中。(9)健康宣教。每月展开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内容包括糖尿病产生因素、治疗方式、疾病预后、预防知识以及血糖水平自我监测等。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宣教、面授、实物演示等方式进行,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进而强化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了解。(10)饮食和运动指导。对糖尿病专职护理人员展开培训,使其能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设定相应的体重控制目标,指导其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注意运动期间要按照患者的现实病情对运动量、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时间等进行合理调整,并了解运动相关事项以及禁忌症等,进而促进患者恢复。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情感领域、社会领域、心理健康以及生理领域;分析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同时对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2]。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研究资料,计量资料以(x±s)描述、计数资料使用百分号(%)描述,行t和x2检验;当组间值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参照组和观察组中,其情感领域评分分别为(70.10±2.09)(89.42±0.25)(t=61.571,P=0.000),社会领域为(70.96±2.10)(96.01±1.25)(t=68.760,P=0.000),心理健康为(78.44±1.52)(92.23±1.20)(t=48.113,P=0.000),生理领域为(75.10±2.35)(95.41±2.00)(t=44.151,P=0.000)。

2.2对比两组的护理前后血糖值变化

参照组和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85±1.26)(6.11±1.03)(t=11.294,P=0.000),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1.21±1.41)(9.20±1.37)(t=6.858,P=0.000)。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参照组中,满意14例,一般满意2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75.56%;观察组中满意30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3.33%(x2=5.413,P=0.019)。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在臨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不管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是生命安全都会带来严重威胁,糖尿病的根治难度较高,其会加重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3]。糖尿病的产生和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因此临床不仅要为患者提供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给予其护理干预也是非常关键的,进而实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目标[4]。

传统常规护理中只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重视,并没有对患者的身心状态等进行关注,因此护理成效并不明显。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可以在患者居家、住院期间,通过患者的家庭资源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干预中,同时通过对患者治疗和护理期间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各项身体、生理机能的尽快恢复[5]。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中,其需要相关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现实情况展开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训练,和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和交流,一同探讨疾病治疗、护理期间的各种难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通过对患者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能够延缓病情发展,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促进患者恢复都是非常有利的。此外,该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可以降低其对家属、护理人员的依赖程度,并且通过对日常生活进行合理调整,可以将引发血糖波动的相关危险因素降到最低,进而实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标[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比较参照组的血糖水平,观察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在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其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获得有效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以及改善其预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芳,陈卫锋. 以家庭为单位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 兵团医学, 2020, v.18;No.115(2):73-75.

[2]赵伟红.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管理对于基层卫生院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7):21-23.

[3]袁俊华. 基于家庭支持的知信行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 v.27(4):38-40.

[4]陈文秀. 健康小屋模式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糖尿病天地, 2019, 16(2):244-245.

[5]龚开凤, 曹元虎, 梁嘉儿. "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学, 2019, 44(9):1046-1047.

[6]陈春会, 龙霖.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现状[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6):32-35.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