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对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2021-09-10 12:10贺美娜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手术患者健康宣教全身麻醉

贺美娜

【摘要】目的:就麻醉前的健康教育和麻醉恢复室内的优质护理对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开展了分析评价。方法:研究中,将80名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而且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当成了研究对象。首先,就80名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进而将其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4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麻醉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的是麻醉前健康教育和麻醉恢复室内的优质护理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麻醉苏醒质量和术后护理满意度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苏醒质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由于P均<0.05,所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来说,在麻醉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再对其实施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改善其麻醉苏醒质量并提高其术后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进行更深层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健康宣教;恢复室优质护理;麻醉苏醒质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87

麻醉是外科手术治疗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麻醉对患者的刺激却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因此应当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1】。在麻醉前,如果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让其了解手术内容,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或纠纷,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在术后将患者转运至麻醉恢复室后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则能够帮助其早日康复。因此应当提高对于相关护理措施的关注度,并做好推广应用。以下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而且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80名患者当成了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之后将其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40名患者。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麻醉常规护理,共包括21名男性、19名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3-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7±2.94)岁。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麻醉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内的优质护理措施,共有22名男性、18名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4-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2±3.31)岁。由于P>0.05,所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本次研究可以继续推进。

1.2研究方法

首先,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麻醉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主要采用的是麻醉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内的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麻醉前健康宣教。第一,可以借助于预先编写的麻醉健康手册来完成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编写麻醉健康手册时要对常见的麻醉方式、注意事项以及我院麻醉团队的基本简介做好整合处理,进而让患者对相关麻醉知识建立起正确的了解,并且减轻其对于手术麻醉的恐惧、紧张感。第二,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之后再确定具体的麻醉方式之后还需要告知患者基本的注意事项。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患者的答疑解惑,进而缓解其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帮助其对于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建立起正确的认识。(2)麻醉恢复室内的优质护理。第一,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在术后,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能够避免压迫到患者的神经和血管,之后还能够保证患者呼吸的通畅性。第二,做好患者的细节护理。在观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患者的细节护理。如果患者出现了口唇干裂的问题,那就需要用棉签沾上些许唇膏来帮助其湿润嘴巴。第三,做好患者的人文护理。首先,在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可以将患者的身体指标、手术情况等信息投放到走廊上的电子屏幕上。如果患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意识,会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并邀请主治和麻醉医生等共同会诊。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首先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质量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主要包括四肢活动度、呼吸程度、收缩血压、意识情况、皮肤颜色5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便于量化分析,按照以下原则对患者进行了赋分处理:5分为“无意识状态,呼吸浅慢”,6分为“半苏醒状态”,7分为“苏醒状态”,8分为“有意识而且呼吸深”,9分为“完全苏醒而且皮肤呈粉红色”。其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共分成了不满意、一般、满意3个标准。

1.4数据处理

借助于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进而将P<0.05当成了验证结论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的主要指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质量对比

2.2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汇总相关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因此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而且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会进入无意识状态,但在其术后恢复意识后却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问题,这与患者本身所患有的疾病有关,也与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刺激有关【2】。过去,对患者所进行的护理工作主要以常规护理措施为主,因此根本无法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而本研究所涉及到的麻醉前健康教育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措施则能够克服传统护理措施的缺陷,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需要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研究结论证实,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苏醒质量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韩晓娟.麻醉科护士实施围术期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与临床实践[D].山西医科大学,2018.

[2]雷航燕,王秋菊,孫秀俊,焦育娟,王蕊,马涛洪.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32):4027-4029.

猜你喜欢
手术患者健康宣教全身麻醉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护生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关于术前心理护理减轻术日紧张的研究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