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10 12:10李培培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并发症

李培培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心理护理配合在非全麻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98例非全麻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心理护理配合)、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皮下气肿、切口感染、阻塞性黄疸、肩部酸痛)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配合可优化非全麻手术的实施效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非全麻手术;手术室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配合;并发症;手术相关指标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03

手术室对医护人员有一定要求,只有手术技术娴熟、业务知识完整的医护人员才能在手术过程中有效配合,才能保障手术室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升高,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疾病均可通过手术治疗。但是,手术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风险,患者多在手术室完成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均有较高的要求,若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则会对手术室安全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水平,明确手术安全隐患,积极做好手术室安全措施,不断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用于非全麻手术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98例非全麻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男女比是30:19,年龄在21-77岁(49.32±7.86)岁。对照组男女比是29:20,年龄在22-77岁(49.50±7.97)岁,其中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以及胆囊良性肿瘤患者分别有23例、16例、10例。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访视,简单介绍疾病与手术,术中积极和医生配合,准确传递手术器械,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试验组(心理护理配合):(1)反馈信息:护士需在患者手术完成,意识清醒后迅速告知手术顺利完成的好消息,避免患者过分担心手术效果,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2)疼痛告知:护士需及时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但需明确指出忍耐疼痛对膝关节康复与机体康复造成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如实阐述自己的疼痛症状,护士及时将患者情况反馈给医生,医生结合患者病情、年龄、疼痛情况,科学制定镇痛方案,护士实施镇痛方案。避免患者长期忍耐疼痛,对情绪、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3)亲情陪伴:护士需提前和患者家属打好招呼,详细阐述患者手术后的身体变化,如短时间内无法正常进行活动,机体不适会导致患者情绪发生不良变化,甚至会产生无法康复的错觉。护士需引导患者家属积极和患者沟通,促使患者产生治愈希望,积极配合术后康复。(4)放松训练:患者术后即便进行心理护理,也会有一定负面情绪存在,这些情绪导致机体处于紧绷状态,肌肉僵硬难以放松,会对疾病康复造成不良影响。护士需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调节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呼吸调节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叹、唏、嘘等呼吸调节训练,指导患者坐位,放松身体,自然呼吸,深吸一口气后然后进行训练,从而调节身心状态。瑜伽冥想训练,指导患者平卧于床上,闭上双目,播放轻缓音乐配合,指导患者感受身体变化,并随着呼吸不断放松身体。

1.3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胃肠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皮下气肿、切口感染、阻塞性黄疸、肩部酸痛)。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皮下气肿、切口感染、阻塞性黄疸、肩部酸痛)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为保障手术室安全,手术室必须在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与革新,明确手术室的安全重点,将手术室安全管理作为手术治疗的主要核心,将手术前访视、术中安全互留以及术后回访作为1级安全指标[3]。将术前患者的各项评估内容、手术中安全护理的相关措施、术后安全评估内容作为2级安全指标。只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并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才能帮助手术室医护人员进一步明确手术室的安全重点,才能强化医护人员的手术室风险意识,促使医护人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再者,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还可保障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完整、连续的手术室安全管理服务,才能保障患者的手术室安全,提高手术室的实际服务质量。另外,还需要不断实施责任制管理,这种管理可帮助医护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可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可促使医护人员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留,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由上可知,心理护理配合可改善非全麻手术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玉.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麻患者舒适度及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203.

[2]张彦成,邴桂莉.手术室疼痛护理对非全麻骨折手术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及手术结局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24):80-81.

[3]黄春琴,林燕,王春玲.护理干预提高手术室非全麻患者睡眠质量的应用价值[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7):966-967.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