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护理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10 12:29耿红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

耿红

【摘要】目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防止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对呼吸系统的干扰。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急性左心衰患者100例,历时2年(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50例;实验组给予呼吸治疗50例;结果:比较两个护理组对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控制效果较好。结果实验组的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00%)和护理满意度(96.00%)均优于常规组(14.00%)和对照组(80.00%)。结论:呼吸干预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院内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呼吸骤停;急性左心衰竭;医院内呼吸道感染;静默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34

引言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心脏病。诱发因素不同,如内分泌疾病、肺气肿、冠心病、高血压等,如果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不当,将增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我国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为0.9%,随着年龄的增长7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而所有心力衰竭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都能达到50%,这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急性疾病,我们在临床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同时,也需要给予适当的护理,本研究从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随机抽取10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呼吸道疫苗进行有效干预,探讨其对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

1  数据和方法

1.1基本情况

本研究治疗的患者均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时间和人数分别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和100人。给所有受试者一个统一的数字后,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男30:50,女20:50,平均年龄(58.21)岁,主要疾病类型为:实验组高血压性心脏病,男32:50,女18:50;患者平均年龄为(58.21);主要疾病类型为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两组资料包括性别、疾病类型、年龄,匿名性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我院主管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后,方可纳入本研究。

1.2程序

1.2.1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呼吸调节。在那里具体内容如下:(1)当患者病情稳定,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尽快进行床下活动,减少卧床时间;良好的工作环境;每两个小时(2)在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排泄是非常常見的。护理人员必须确保呼吸道清洁及时。必要时可增加肺泡压,增加气体交换能力,减少组织液进入肺泡的流量,血氧饱和度95.0%以上,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在住院期间按照护理要求进行身体护理、指标识别、用药等日常工作。

1.2.2研究组进行呼吸干预。是的主要内容如下:(1)康复锻炼指导:在患者实际康复后,我院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尽快下床进行活动锻炼,从简单的床上被动训练,通过护理到床下主动训练,循序渐进,减少患者休息时间,教患者正确的咳嗽方式,呼吸护理:护士必须及时了解病人的呼吸清洁情况,必要时护理病人吸氧,控制血氧饱和度95%以上和肺泡压,加强气体交换能力,减少组织液向肺泡的释放。(3)心理护理: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必然会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护士需要与病人沟通,应采取专业、温和的态度,积极倾听病人的真实想法,交谈,通过听音乐等方式缓解他们的负性心理状态及我院医务人员的遵医配合改善体形。

1.3观察记录两组护理后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编问卷,匿名调查,总满意度100分,满意度(80-100分),基本满意度(60-80分),不满意度(<60分),满意度+基本满意度=总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spss20.0统计软件软件分析。测量数据均数为‘/177;平方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和卡方检验,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有1例发生医院内呼吸道感染,48例患者评价满意,满意率为2.00%。预期96.00%;常规组有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40例获得满意评价,分别占14.00%。80.00%;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x2=4.891,P=0.027)和满意度(显著性=6.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如果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不够,院内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将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呼吸骤停干预,结果显示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00%,患者满意度高达96.00%,与一般护理相比,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的早期康复咨询、呼吸训练和心理护理等干预方法,减少患者的整体休息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呼吸困难和排泄困难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相关研究证实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病原微生物会向患者释放毒素,增加心肌梗死的程度,对患者的心肌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全面的呼吸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排气通畅和机体抵抗力,以达到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呼吸干预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我院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丽.观察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5):44-45.

[2]田子红.观察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213-214.

[3]王晓宁.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36):275,276.

猜你喜欢
急性左心衰竭
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NIPPV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脏负荷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硝普钠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紧急床旁血液滤过在尿毒症患者急性左心衰竭伴低氧血症的应用
有创机械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