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射线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效果

2021-09-10 12:29王彩萍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防护措施

王彩萍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射线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于手术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手术室的相关职业危害以及防护措施进行总结,主要针对骨科手术中的铅墙和铅衣防护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消毒液损伤、患者体液污染、患者血液污染以及手术利器损伤等,但在骨科手术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铅危害,在所选取的20名护理人员中,有12名曾经受到相关职业危害,发生率为60.00%。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应当对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进行明确,做好手术室危害的自我调节,在加强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手术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射线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41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广受医护人员关注的话题,主要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及工作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职业危害因素是相对较为突出的,手术室工作环境十分特殊,开展手术的过程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在手术时还会接触到一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带来的危害,例如骨科手术的X线照射,以及手术前的麻醉剂废气等[1]。在情况较为紧急时,护理人员往往会忽视自身的防护,加上手术室工作的繁重,导致护理人员出现高度紧张的状态,在处理手术需要用药的器械时,也容易出现刺伤或是扎伤的事故,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射线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于手术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年龄最大的为48岁,平均年龄为(33.21±3.48)岁;护理人员中工作年限最少的为3年,工作年限最长为28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5.52±3.14)年;在所有护理人员中,已婚的有17名,未婚的有3名;其中包括了2名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所有护理人员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护理人员均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2)所有护理人员均为骨科手术护理人员。

排除标准:(1)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低于3年;护理人员有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对选取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相关职业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3]。对于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严格保密研究者的相关信息,并询问相关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职业危害的了解,包括手术室危害有哪些类型,不同的类型的危害主要因素是什么;(2)了解护理人员层受到的相关职业危害,包括受到职业危害的具体时间、受危害后的防护措施,受到危害后的恢复时间等等;(3)护理人员填写预防手术室相关职业危害的建议措施等。问卷形式的调查主要以设置问题为主,20名护理人员,共制定20分问卷调查表[4]。

2  结果

从问卷调查得出,针对骨科手术的手术室职业危害,最主要的危害是射线职业危害因素,其次是消毒液损伤、手术利器损伤等危险因素。在所选取的20名患者中,有12名曾经受到相关职业危害,总发生率为60.00%,其中有8名受到射线职位危害,发生率为40.00%;3名消毒液损伤,发生率为15.00%;1名手术利器损伤,发生率为5.00%。

3  讨论

3.1手术室护理的职业危害影响因素

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射线职业危害,也称为物理因素影响,在骨科手术中,需要采用X线透视辅助定位,长时间的X线照射会带来诸多的影响症状,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呕吐等现象,若是在噪音较高的环境中,还可能会出现头痛耳鸣的症状,护理人员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护理人员有较大的影响。

其次是心理因素的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加上工作时间较长,经常性饮食不规律,大多护理人员都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现象,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也会产生焦虑和烦躁等情绪,对工作的展开极为不利[5]。在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护理人员出现手术利器损伤的几率也会增加,对自身产生伤害的同时,对于患者的手术开展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3.2手术室护理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在进行射线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时,可以从基本防护和工作人员的防护着手,主要防护内容如下:(1)对X线机进行固有防护,同时要尽量缩短X线的辐射时间,在手术开始前拟定严格的手术操作程序,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曝光,手术操作的累计曝光时间不超过30min,避免重复照射。(2)在射线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屏蔽防护,减少射线带来的辐射,屏蔽铅衣、铅墙、铅围裙、铅帽、铅眼镜等。(3)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应当佩戴射线剂量检测器,每月对接触的辐射剂量进行报告,并规定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每年接触的定量不超过5%,为了控制X线带来的辐射定量,可以适当限制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的手术次数[6]。

参考文献:

[1]刘建华.手術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171,174.

[2]马文静.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及自我防范情况调查[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128-1130.

[3]周茜,张宗宝,董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预防[J].健康大视野,2020,(20):196.

[4]付成会,黄鹏芬,王尔懿.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0,(20):277-278.

[5]邓文媚.手术室护理职业中暴露的存在因素与自我保护[J].糖尿病天地,2019,16(10):212.

[6]马倩.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1):40-43.

猜你喜欢
防护措施
校园网安全隐患及其防护措施研究
压力容器的疲劳损伤与防护措施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刍议短波发射机维护中的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