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9-10 12:39周舒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围术期宫颈癌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和多样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接受了优质的多样性心理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依从评分显著提高,且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性心理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癌;围术期;多样性心理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82

宫颈癌是临床高发的女性恶性肿瘤,该病主要发病部位为子宫颈部位,结合病变感染属于高危型持续HPV感染的范畴[1]。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一旦确诊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和治疗成本均更高,预后效果差。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了危害广大女性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主要疾病。做好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2],本文结合宫颈癌的生理表现、心理变化等,重点分析了患者的圍术期心理护理手段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年龄最小28岁、年龄最大79岁,平均年龄为(48.32±2.18)岁,平均病程为(5.43±3.45)个月。对照组年龄最小29岁、年龄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49.34±2.41)岁,平均病程为(5.63±3.72)个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的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条件[3];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研究;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转院者;中途死亡者;视听障碍。两组宫颈癌患者的基线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其他数据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包括了静脉置管护理、生活起居护理、用药护理、饮食等方面的内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多样性心理护理,如下:针对患者积极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在心理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引导患者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配合家属的关心,让患者感到温暖和信任感,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以及生存欲望,降低宫颈癌患者的心理负担,保障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放射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医护人员和宫颈癌患者的沟通,把护理工作传达给患者,以求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回答疑问要及时,消除患者的疑虑;在宫颈癌治疗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将这些风险告知到位,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患者的风险防护意识,以此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患者出院后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重休息,不要开展高强度劳动或者体育锻炼。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预防疾病的复发,若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得出结果[4]。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所有相关性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卡方检验或者t检验进行处理计算。当P<0.05的时候则表示比较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接受了优质的多样性心理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依从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接受了优质的多样性心理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宫颈癌的发病位置特殊,属于女性的特征性生理器官,因此一旦发病会对女性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宫颈癌晚期患者的心理表现主要包括了埋怨、自责、自卑、焦虑、恐惧、低落等[3],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逐渐提高,从以往的疾病治愈发展到了身心舒适的双重需要[4]。由此可见,传统的宫颈癌护理手段较为简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现实要求[5],做好宫颈癌患者的围术期多样化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接受了优质的多样性心理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依从评分显著提高,且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多样性心理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汤婷,胡欣,余谦,等.个体化心理干预在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阴道自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21,(3):243-244.

[2]段丽萍.妇科宫颈癌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J].家有孕宝,2021,3(1):42-42.

[3]夏月萍.多样性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1,(4):155-155.

[4]洪玉林.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6):104-106.

[5]杨晓燕,李小艳,张彬.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93-93.

作者简介:

周舒(1989.06-),女,汉族,贵州兴义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围术期宫颈癌依从性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