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结合医护技一体化沟通模式在中年脑卒中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

2021-09-10 12:39李智敏莫明玉周开斌卢瑞红欧爱梅蒙秋莲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脑卒中微信

李智敏 莫明玉 周开斌 卢瑞红 欧爱梅 蒙秋莲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医护技一体化沟通模式在中年脑卒中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 年4月至2020年10 月90 例中年脑卒中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结合医护技一体化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出院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再次住院率及满意度等。结果: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0分人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7.029,P<0.05);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5.874,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6.842,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结合医护技一体化沟通模式对中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出院随访,不仅利用微信平台直观、便捷、打破空间距离等优点,更打破了仅以护士为主体的沟通模式,医生与康复治疗师同时参与,弥补了不同专业知识的欠缺,更能为患者进行专业的、全面的指导,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更能使患者得到更有效居家康复指导,更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缩短了医护之间距离。

【关键词】微信;医护技;脑卒中;出院随访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49

脑卒中作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日益上升,不仅老年病人群体增多,随着社会环境及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存质量。中年的脑卒中患者,肩负着家庭及社会的双重责任,是整个家庭的经济及精神支柱,而其患病后遗留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功能障碍,难以回归正常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长期的康复治疗周期和高昂的治疗费用,容易使中年脑卒中患者产生易怒、情绪低落、不能面对疾病造成的现状等不良情绪。微信平臺具有低廉、私密、方便、快捷的特点,且可以提供文字、声音、图文、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已悄然成为出院随访的新途径[1]。

本研究针对中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医护技一体化的微信出院随访模式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月至2020年10 月本院的90 例中年脑卒中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入选条件:(1)经颅脑CT 和MRI 确诊为脑卒中,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标准;(2)患者或家属熟悉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微信交流;(3)意识清晰,主动配合,自愿参与;(4)年龄为45~59岁。剔除条件:(1)意识障碍;(2)并发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出院前在康复治疗师教会出院后居家功能训练的方法基础上,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出院宣教,包括正确服药、适当的康复训练、合理安排饮食、及时复诊等,主管康复治疗师及责任护士于出院一周内通过电话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状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及对医疗行为的满意度。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结合医护技一体化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出院随访,具体方法如下。

1.2.2.1 建立科室微信公众号及专用群号,打印二维码放置于护士站。

1.2.2.2 随访小组:采用分组责任制,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为监督管理者,主管医生、康复治疗师及责任护士为一体化的直接分管负责人。

1.2.2.3 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外,在患者或家属自愿前提下,指导其关注微信公众号及加入专用群号,备注组别、姓名、诊断,教会使用方法。

1.2.2.4 管理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推送宣教内容,包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病例等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康复训练技术、护理服务技术等,重点关注患者社会家庭生活康复方面的指导,定期发布科室动态及门诊或节假日安排时间等内容。

1.2.2.5 随访内容:医生重点为患者病情评估、诊断、治疗、指导训练及护理等方面,康复治疗师负责评估、康复训练等康复指导,责任护士给予日常生活活动、饮食、安全等护理指导,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无缝隙为患者全面指导。

1.2.2.6 随访时间: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的第1周、2周、4周及第2个月后每2周定期对患者进行患者随访,建议时间为晚上7点至9点之间,同组医生、治疗师、护士同时在线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以满足患者的多方面需求。

1.2.2.7 及时微信解答。在安排随访时间之外,患者有问题可随时在微信上可将自身情况通过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的方式发上微信群,分管责任组的医生、康复治疗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问题及时给予针对的解答及指导。

1.3 评价指标

1.3.1出院时评估及出院后3个月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采用我院护理部统一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满分为100分,无需依赖;60分以上为轻度依赖,一定帮助下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59~40分为中度依赖,需要极大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0分为重度依赖,大部分生活不能完成或完全需人照料。

1.3.2再次住院为患者此次出院后3个月内因病情需要再次入院,并发脑卒中之外疾病除外。

1.3.3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调查结果数据来源于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对住院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回访,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前三项均为满意度。

1.4 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Epi Data 3.1 软件进行双录入,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出院时,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实验组评分无差异,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x2=0.564,P>0.05)。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60分人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7.029,P<0.05);在实验组中,出院3个月后>60分人数高于出院时,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16.268,P<0.05);在对照组中,出院3个月后评分与出院时评分无差异,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x2=0.639,P>0.05)。以上结果表明实验组出院3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2.2 实验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5.874,P<0.05),表明实验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对照好。详见表2。

2.3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6.842,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日益增长,中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特殊性及复杂性等特点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在诸多方面的有所不同,以及中年患者在家庭及社会中的支柱地位,更显其患病后的社会及家庭压力更大,其心身康复的问题已成为各国学者的关注焦点。受经济压力及反复的康复周期等因素影响,大部分患者经过急性期后选择居家康复治疗,患者的出院后随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出院随访模式大部分仅限于护士电话、口头、宣传资料等模式的宣教,局限于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活动等一般性的护理宣教,满足不了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全面指导。随着移动网络医疗模式的进步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平台作为智能终端服务,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以其打破时空限制、加强护患沟通、内容形式多样等优势,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有研究者运用微信平台4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出院随访护理干预,发现微信教育提高了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了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复发率,并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3]。

本研究表明,通过微信平台医护技一体化沟通模式的出院随访应用,实验组在出院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再次住院率及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利用微信平台直观、便捷、打破空间距离等优点进行随访,同时打破了仅以護士为主体的沟通模式,医生与康复治疗师同时参与,弥补了不同专业知识的欠缺,更能为患者进行专业的、全面的指导,一体化的合作模式更能使患者得到更有效居家康复指导,更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缩短了医护之间距离。

参考文献:

[1]林鹿,林鹤,王志华. 微信公众平台在脑卒中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74-75.

[2]ALGRA A, WERMER M J H. Stroke in 2016: Strokeis treatable, but prevention is the key[J]. Nat RevNeurol,2017,13(2):78- 79.

[3]洪琴. 微信教育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15(04):485-487.

基金项目:

广西卫计委科研课题(编号Z2015523)

通讯作者:莫明玉,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脑卒中微信
微信
微信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微信
微信